理论教育 建设组织文化的几点建议

建设组织文化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组织文化激励、鼓舞员工自强不息,促进组织蒸蒸日上。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可靠保证。在大力发展组织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努力为职工修建家属住宅、单身宿舍,提高广大职工的生活质量。集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忠良文化”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中粮战略转型和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建设组织文化的几点建议

(1)以组织文化激励、鼓舞员工自强不息,促进组织蒸蒸日上。最重要的是应该有意识地建立一套组织共同的价值观,以此来统一职工思想,为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就是要在总揽组织全局的宏观基调下,随着组织形势的发展着眼于未来,努力在建设上求进、在特色上求进、在影响力上求进,促进员工与组织心连心,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通过组织形象效应,提升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使组织市场活力激增、组织发展蒸蒸日上。

(2)倡导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不断创新组织文化。在组织文化上求新,就是要在组织与员工中增强情感意识、精品意识、效益意识和面向市场的竞争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追求优良品质的严细作风,倡导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孕育出组织发展的强大动力。组织文化建设创新求新的过程,就是给组织和员工以新的观念、新的精神、新的面貌,把组织员工的素质提高到更高更新的水平,凸显出崭新的有组织特色的精神风貌,并努力在实现一流的效益上求新、在塑造一流的形象上求新,从而引导组织和员工不断追求高素质、高品位、高效率,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完善。

(3)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精神文化“乐园”。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可靠保证。在大力发展组织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努力为职工修建家属住宅、单身宿舍,提高广大职工的生活质量。另外,还应为员工修建俱乐部、文化宫、图书馆和健身房等,不断丰富职工的文化娱乐生活,满足不同层次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娱乐环境

案例

“忠良文化”:中粮战略转型的强大助推器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企业,主要业务包括“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蒙牛牛奶、“五谷道场”方便面等,自1994年以来连续十几年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

集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忠良文化”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中粮战略转型和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忠良文化”之“忠”,指的是职业道德和精神修养,其构成如图7-1所示。

978-7-111-44792-4-Chapter07-1.jpg

图7-1 “忠良文化”之“忠”的构成

1.放牛娃文化

作为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和员工,正确地自我定位、摆正心态和位置、忠于职守、忠于股东对“经理人”的信任。

2.阳光文化(www.daowen.com)

倡导简单透明、坦率真诚、自然本色、出以公心、与人为善、快乐做人的生活方式

3.团队文化

倡导在共同的价值观和大目标下,人人平等、相互协同、相互分享、相互欣赏和相互包容。

4.两高文化

树立“高境界”(把精神和理想看得更重,把组织的目标和大局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不碰“高压线”(将廉洁自律的一系列要求提炼为易懂易记的“中粮经理人十四条”,是经理人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忠良文化”之“良”,指的是专业能力,其构成如图7-2所示。

978-7-111-44792-4-Chapter07-2.jpg

图7-2 “忠良文化”之“良”的构成

回顾“忠良文化”的建设历程,中粮集团党组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企业文化要从“心”做起。经理人和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既要从企业战略出发、服务战略落地,又要深入分析、理解经理人和员工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点,激发经理人和员工的自我驱动力。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将心比心、以心贴心。没有了“心”,企业文化也就失去了“魂”。

二是企业文化要从“头”做起。高中层经理人不仅仅是企业文化的“布道者”,更是企业文化的示范者和推动者,甚至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代表。高中层经理人的“言传”很必要,“身教”更重要。“忠良文化”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取得今天的成绩,与集团中高层经理人的率先垂范和大力推动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集团所有的重要文化活动,他都以普通一员的身份积极参与,带头践行新的文化理念,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周围人。

三是企业文化要从“小”做起。企业文化既要“大处着眼”,突出导向性和引领性;又要“小处入手”,从企业的日常活动和身边小事抓起,让文化看似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变“灌输”为自然“渗透”,在“化”字上下足工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