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旧区改造:城市重塑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旧区改造:城市重塑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0 年,上海召开“住宅建设会议”,提出“住宅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新区住宅建设与旧区改建结合,新建住宅与改造、维修原有住宅结合”,开启了旧区改造进程。上海由此拉开了大规模旧区改造的序幕。在推进过程中,通过减免土地出让金、有关税费以及财政补贴等政策,上海积极鼓励国内外开发商参与旧区改造。“365”危棚简屋改造工程圆满完成,但上海的城市改造步伐没有停止。

上海旧区改造:城市重塑的探索与实践

据1982年上海市第三次住房调查,上海有棚户简屋216万平方米,旧式里弄1428 万平方米,而居住在这些棚户简屋和旧式里弄里的居民占全市总户数的65%。对于拥有大量棚户区的上海来说,住房问题的改善首先要从危房改造入手。

1980 年,上海召开“住宅建设会议”,提出“住宅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新区住宅建设与旧区改建结合,新建住宅与改造、维修原有住宅结合”,开启了旧区改造进程。

1991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开发新区为主,重点开发浦东,积极开展旧区改造,按照疏解的原则改造棚户、危房,动员居民迁到新区去;旧区土地主要用于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市政、公用、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化用地。通过提高级差地租,回收建房资金,改造旧区。”1992 年,上海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宅建设步伐,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力争90 年代新建住宅超过6000 万平方米,完成全市365 万平方米棚户、简屋、危房的改造任务”“到20 世纪末实现人均居住面积10 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70%。”上海由此拉开了大规模旧区改造的序幕。

大规模旧区改造首先面临的就是巨额资金问题。在推进过程中,通过减免土地出让金、有关税费以及财政补贴等政策,上海积极鼓励国内外开发商参与旧区改造。1991—2000 年间,全市共拆除各类旧房屋2800 万平方米,动迁居民约64 万户。其中,拆除二级旧里房屋1720 万平方米(约34 万户)、简屋580 万平方米(约16 万户),动迁企业6000 家左右,共消灭54 万只马桶、38 万只煤球炉。

通过改造,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从1991 年的6.7 平方米上升到2000 年的11.8 平方米,住宅成套率从“七五”期末的31.4%提高到“九五”期末的74%(表3.12;表3.13)。 [15]

表3.12 上海土地批租情况(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 耿慧志《上海土地批租对旧城更新的影响》,《北京规划建设》1998 年3 期,37 页。

表3.13 上海市拆迁数据表(统计范围为10 个中心城区)

续表

资料来源: 袁恩桢等《上海30 年: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年,167 页。

“365”危棚简屋改造工程圆满完成,但上海的城市改造步伐没有停止。“十五”期间,上海共改造了二级以下旧里房屋700 余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8 万户。“十一五”期间,上海以世博园区、轨道交通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拆迁为契机,改造了340 万平方米旧住房,受益居民12.5 万户。“十二五”期间,上海改造了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50 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15 万户。通过先后三个五年规划实施,2000—2015 年,上海以二级旧里为主要对象的大规模改造开发,共改造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约1363 万平方米,近200 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而整个“十三五”期间,上海将规划中心城区完成二级旧里为主的房屋改造240 万平方米,实施约5000 万平方米的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 [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