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乡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支农体系持续健全化

城乡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支农体系持续健全化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支持农村金融创新。三是完善保险担保体系。历经多年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苏州基本建立起一系列深刻改变二元分割状态的发展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制度化成果示范全省全国。实现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并正在走向并轨,苏州成为全国首个“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典型示范区”。六是基本建立现代基层治理机制。七是基本建立财金支农体系和机制。

城乡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支农体系持续健全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财政支农投入以年均10亿元速度递增,连跨70亿、80亿、90亿台阶,突破100亿元,充分发挥财政的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一是支持农村金融创新。2015年设立全省首个城乡一体化建设引导基金,财政投资8亿元建立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母基金已带动社会资本46亿元,对城乡一体化基层建设项目给予低成本融资支持。同时,与国开行、农发行等国有政策性银行进行金融合作,开发城乡一体化项目贷款。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14年,生态补偿意见立法上升为《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据苏州市财政局统计,自2010年苏州市创新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以来,截至2018年年底,8年累计投入生态补偿资金85亿元,103.88万亩水稻田、29.24万亩生态公益林、165个湿地村、64个水源地村、8.97万亩风景名胜区得到了补偿,使生态保护地区农户分享到了生态红利。三是完善保险担保体系。2018年,全市享受补贴农户超过28万户,补贴面积172万亩,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1亿元;全市共有37项政策性农业保险,成功开发的水稻收入保险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被列入国家级农业保险试点范例,农业担保网络体系已实现全覆盖,担保公司相继推出的“农发通”“农贷通”“农利丰”等融资担保产品,至2017年5月累计为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3000多户提供了总额596亿元的金融服务。

历经多年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苏州基本建立起一系列深刻改变二元分割状态的发展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制度化成果示范全省全国。主要体现在:

一是基本建立了城乡统筹规划机制。按照全覆盖要求,县域、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城镇空间规划得到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加快完善,工业、农业、居住、生态、水系等重大专项规划基本实现城乡对接。苏州市23个先导区已全面完成镇村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初步形成了“四规融合”(“四规”指的是城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的规划体系。

二是基本建立了富民强村长效机制农民就业创业渠道不断开辟,多元化增收机制初步建立,持续增收空间进一步拓展,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三是基本建立了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坚持以生产、生活、生态、生物为基本功能定位,创新农业发展载体、农业经营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化、合作化、农场化”建设步伐。

四是基本建立了生态环境建设机制。苏州在全省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村庄环境治理。全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2018年《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新一轮农村污水治理三年计划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将达到85%,90%以上的村建立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重点河湖沿岸村庄治理率达100%。(www.daowen.com)

五是基本建立了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并正在走向并轨,苏州成为全国首个“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典型示范区”。全市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非农就业。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重要载体,为农村、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均等的社区公共服务,基本实现了城乡交通通信、有线电视等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

六是基本建立现代基层治理机制。全面形成“党建引领,政社互动”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共治、多层协商共谋、多方联动公推”社区治理新体系,实现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基本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科学化、社区服务社会化、协商民主制度化、治理手段信息化、社区文化品质化。

七是基本建立财金支农体系和机制。加大市级向下转移支付力度,统筹用好财政支农资金,大力支持脱贫攻坚,稳步提高各类救助标准,继续扩大生态补偿投入,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支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大水利、道路、桥梁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升。

总体来看,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了四个“基本”: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基本形成了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了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基本确立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在全省全国的品牌地位,城乡融合发展态势领跑全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