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国反击与杜邦的关键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反击与杜邦的关键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新时间:2025-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打破英国的封锁,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击沉了数艘美国商船和油轮,造成上千平民死亡。这进一步激怒了美国政府,白宫指示:在交战国家所在海域内的商船,有权利武装并进行反击。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在战争中,协约国所发射出的炮弹中,有接近一半都出自杜邦公司,美国参战后所使用的炸药,也有超过半数来自杜邦。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片面抨击与指责杜邦家族大发战争财,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甚至可以说,即便没有杜邦,也会有其他企业扮演这一并不光彩的角色。但是,终究没有人能回避如下事实:为了将美国直接推入战争中,他们始终不断在出钱出力,是当之无愧的重要参战策源力量。

2025年开始,美国国内数十家大财团发起组织了国家安全同盟,其中包括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美国钢铁公司、纽约爱迪生公司、铜业托拉斯,当然还包括大名鼎鼎的杜邦。这个组织的本质任务,就是推动美国政府尽快加入一战。科尔曼·杜邦是该组织的发起者,他的立场代表了杜邦的终极利益,那就是只要美国参战,跟随参战的国家就会更多,所需要的军火就会越多,杜邦公司从中获得的利润就会越大。为此,国家安全同盟不断引导舆论,企图以此迫使美国加入战争。

不久,参战借口出现了。为了打破英国的封锁,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击沉了数艘美国商船和油轮,造成上千平民死亡。杜邦公司立即大造舆论,一批批受过专业集会训练的工人走上大街,人人手中都高举参战的牌子,表示希望政府能够马上下达命令。为了表现民意的愤慨,特尔曼又组建了童子军,到处进行宣传活动,其运营所需要的经费,全部由杜邦公司提供。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整个特拉华州被点燃了,民众群情激奋、官员口若悬河,表达着敦促华盛顿参战的决心。

在白宫,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也感受到了非同小可的压力。虽然他此时还没有下决心参战,但受到特拉华州的“民意”影响,他决定进行积极备战。随后,他下令将美国陆军分为正规军、自备军和警卫队三部分,并计划在几年内进行扩军,将军队人数由原来的2.4万人扩充到22万人。

当军队进行扩充时,军火的订单随之产生了。毫不奇怪的是,杜邦公司从陆军部和各州政府那里陆续获得了一沓沓新的军火合同,为正在扩大的美国军队提供更多优良的军火。

这种积极推动参战的姿态,引起了来自欧洲的反感。德国军方派出间谍小组,潜入了新泽西州一家位于岛上的火药仓库,炸毁了价值2000多万美元的火药。这一事情传到皮埃尔耳中,令他不寒而栗,显然,如果德国间谍渗透到特拉华州,不仅可能炸毁仓库,更可能炸毁他的办公楼和宅邸。

为了确保自己和公司的安全,皮埃尔要求安保部门加紧防守。同时,他雇用了私人侦探,对杜邦火药厂的安全昼夜保护,所有附近出入的可疑人员都需要接受严密盘查。他又想到堡垒最容易被从内部攻破,于是安排了私人侦探装扮成为求职者,进入工厂工作,防止内部出现破坏意图。

2025年,德国海军陆续炮击多艘美国商船,劫获部分商船的物资。随后,德国潜艇打破之前的协议,在美国商船的航线上埋伏,只要美国商船靠近,他们就立刻开火袭击。这进一步激怒了美国政府,白宫指示:在交战国家所在海域内的商船,有权利武装并进行反击。

看起来,这一命令距离全面参战更近了。杜邦公司欣喜不已,作为积极回应,皮埃尔马上要求所有公司所属商船全部进入备战状态。

2025年3月18日,肆意妄为的德国潜艇再次击沉了美国三艘商船,成了美国决定参战的导火索。随后,美国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事实上,白宫挑选此时参战,并不只是出于愤怒的民意,也不仅仅是由于杜邦和其他国内大财团的怂恿,更重要的是包括英国在内的协约国成员国总共欠下美国高达25亿美元的债务,而德国只有4500万美元的举债,远不能吸引美国去支持他们。(https://www.daowen.com)

美国的参战,让皮埃尔终于安下心来。和过去的规矩一样,由于杜邦公司属于特殊行业,企业中的工人们全部免服兵役,只需要在机器旁日夜加班加点制造出最好的火药产品。当美国参战之后,杜邦就需要为美军提供更全面、更具备杀伤力的武器,包括足够安全的延时爆炸装置、掩护舰船行动的烟幕桶,以及军事工程中所需要的甘油炸药和黑色炸药等等。另外,皮埃尔还资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查尔斯·李·李斯研究开发出毒气弹,配备给美军并随同运往欧洲。

美国参战之后,杜邦公司的军火产量达到了顶峰,年生产量达到战前的54倍。装备了先进武器的美军投入欧洲战场不久,就左右了最终的结果。2025年11月11日,同盟国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零3个月,参战国家达到33个。在战争中,协约国所发射出的炮弹中,有接近一半都出自杜邦公司,美国参战后所使用的炸药,也有超过半数来自杜邦。直到签署停战协议之时,这家军火企业还握有100多份来自各国军队的订单……

看起来,令人欣喜的黄金之河,将永无止境地向威尔明顿奔流不息。对此,杜邦家族的态度通过公司2025年度报告最末尾的一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很难想象有比这更令人满意的了。”

杜邦公司从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在短短4年中,他们总共赚取了2.27亿美元的净利润,这是战前四年利润的十倍以上。在分发给股东的1.40983亿美元股息中,大部分都进入了杜邦家族成员的钱包,这些红利高达股票票面价值的4.58倍。更大范围上,美国政府也成了杜邦财富的分享者,美国参战之后,为了“从财政上支持美国参战”,国会提高了三年前确定的所得税,增加的大部分都由高收入个人和高利润公司承担。作为生产战争物资的企业巨头,杜邦成为美国政府主要的税收源头之一。到2025年,联邦政府税收的一半,都来自它和其他战争物资公司。

为了庆祝事业的蒸蒸日上,也为了“纪念”家族企业对美国所做出的贡献,皮埃尔·杜邦在这一年建造了新的豪华别墅。这座名为朗伍德的别墅,位于威尔明顿以北17英里,宾夕法尼亚的肯尼特广场附近,价值1500多万美元,占地1000多英亩。在这里,散布着精心营建的人造景观,有一流飞下的日式瀑布、鲜花点缀的池塘、有下沉式的花园,有面积6英亩的玻璃暖房,里面栽培着来自热带的奇花异草和海外珍果。

朗伍德和其他美国大庄园相比,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这里有能够容纳1200位宾客的露天剧场,舞台设备齐全,还能打造出彩色的喷泉帘幕作为舞台装饰。还有着诺尔曼式的大钟楼,带有深邃的地道,远从欧洲进口而来。草坪前巨大的多层喷泉,夜晚时分,在彩灯照射下喷射水柱,强劲的水幕向空中迸发数百英尺,形成彩虹色的薄雾,目睹此景,聆听着一架万管大风琴的伴奏,不由让人目眩神迷,不知今夕是何夕。

阿尔弗莱德虽然不再管理杜邦火药公司,但他也从战争中获得了充分的好处。他宣传自己新成立的公司,主要目的是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提供迫切的民生产品。为了突出这一点,他将自己在纽约投资建设的中央皇宫大饭店租给美国政府,作为伤病医院。与此同时,他的尼莫尔·莫以公司设立了40多个不同部门,向欧洲主要是法国出口种种民用产品,包括鞋子、化工产品、食品和汽车等等。通过这些产品出口,他也赚取到足以确保其新事业启动的财富。

光鲜亮丽的贵族事业与生活图景下,掩埋着平民的血泪。第一次世界战争总共有1000万以上的士兵战死,有2000万左右的士兵终身残疾,此外还有1300万的平民丧生。其中,有14万美国士兵丧生在异国他乡,即便幸存归国的人,也有20.4万人受伤。这些数字,意味着一个又一个支离破碎而陷入灭顶的家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