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诚信与工匠精神:开启全球通行之锁

诚信与工匠精神:开启全球通行之锁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福耀集团斥资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PPG工业公司位于俄亥俄州的一家老工厂,成为当年在该州投资手笔最大的中国企业。因为诚信,曹德旺赢得了美国人的尊重。福耀莫瑞恩工厂将其生产的首片挡风玻璃捐赠给俄亥俄州代顿地区的卡里林历史博物馆。对于用诚信敲开国际市场的曹德旺来说,自己的名字在国际市场上就是一种信誉。这也是安永企业家奖评选以来,中国企业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诚信与工匠精神:开启全球通行之锁

从不为到有为,从有为到不妄为,从不妄为到无为。

———曹德旺

一些中国企业“走出去”后,扮演着财大气粗的买手形象。很多时候,如果只把目光放在利润上,当地居民并不会对这些中国企业的投资而报以感激,福耀玻璃是个例外。这家1987年成立的企业以“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玻璃”为口号,2015年已是全球顶尖的汽车玻璃生产商。

2015年,福耀集团斥资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PPG工业公司位于俄亥俄州的一家老工厂,成为当年在该州投资手笔最大的中国企业。这是福耀集团在美国三个生产基地之一。另外两个基地分别是2014年投资2亿美元购买的位于伊利诺伊州的Mt.Zion工厂,含有PPG工业集团的两条生产线,以及2014年1月买下原通用汽车公司的旧厂房,为通用、克莱斯勒本田丰田等汽车厂商提供产品配套。从2008年决定在美投资建厂,福耀集团先后投资6亿美元,成为在美国投资最大的中国汽车零配件企业,完成了汽车玻璃完整产业链的布局。

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之下的美国启动“再工业化”。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在美投资进入最活跃时期。至2014年底,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达460亿美元,90%是2008年后进行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15年做出的中国对美直接投资报告显示,这些投资雇用全职美国员工8万多名。比起单纯的贸易,美国人更喜欢能够解决当地就业,并让那些旧厂房重新焕发生机的投资。

但是,中国投资的动机还是让一些美国人感到不安。2012年三一重工在美国投资风电,就被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建厂。即使完成收购的中国企业,也可能会陷入与美国工会的官司纠缠中。

诚信搞定加薪谈判

虽然1995年就已进入美国市场,但福耀集团还是没料到,2014年收购的美国伊利诺伊州Mt.Zion工厂资产,还包括工会四年前对工人的承诺:时薪增加两美元。这是很多中国企业海外收购遭遇的暗礁。

两美元并不是很多。曹德旺与美国工人谈判时,开门见山,用他强大的亲和力,平息了劳资纠纷。他不会把工人置于公司的对立面,可是,企业也不是养老机构。

“我答应了每小时加两美元工资这一前雇主与工会打了4年官司还未解决的要求。但作为交换条件,我提出美国工人在工作上必须达到与中国工人同样的标准。不能拿钱不做事啊。”曹德旺替前雇主兑现了工人的加薪要求,诚信对他来讲,是企业经营牢不可破的法则,而且,谈判的最终结果,是输出中国工人标准。这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精造”的标志之一。

因为诚信,曹德旺赢得了美国人的尊重。2015年7月,莫瑞恩市通过投票决定将福耀工厂所在路段改名为“福耀大道”。福耀莫瑞恩工厂将其生产的首片挡风玻璃捐赠给俄亥俄州代顿地区的卡里林历史博物馆。美国参议员什罗德·布朗评价,俄亥俄州1/8的工作岗位与汽车工业有关联,福耀的到来提升了俄亥俄州制造业的劳动力质量。

福耀集团收购的工厂原属PPG,该公司正是当年以反倾销之名起诉福耀的企业之一。官司最后赢了,可曹德旺一点不高兴。作为国内第一家进入美国的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集团获利不少。国内一些同行受到刺激,把在国内惯用的低价策略用到美国市场。销量最大的福耀集团就成为美国企业起诉的对象。反倾销官司结束后,PPG向福耀集团和来自中国的其他几家汽车玻璃企业转让了浮化玻璃技术。结果,只有福耀集团一家十一年如一日,准时准点、一分不少地支付技术转让费。PPG由此看到福耀集团的诚信。

纯粹的低价策略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靠贴牌生产、靠买技术抢市场的,没有诚信的企业,曹德旺说,最好就不要出去了。

对于用诚信敲开国际市场的曹德旺来说,自己的名字在国际市场上就是一种信誉。2009年,美国安永企业家奖颁给了曹德旺。这也是安永企业家奖评选以来,中国企业家首次获得该奖项。企业家奖的标准是考察企业五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是否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第二,是否始终诚信经营;第三,是否注重知识创新,注重知识产权;第四,是否具有全球影响力;第五,是否有发展前景。(www.daowen.com)

1987年福耀集团创立时,看到国内汽车玻璃70%依赖进口的现状,曹德旺喊出了“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玻璃”的口号。如今,福耀玻璃占据国内市场的60%,曹德旺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从1987年到2000年,这14年的时间,是从‘不为’向‘有为’转化,用14年的时间学会了怎么样做一个企业,怎么样办玻璃厂。2000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我弄清楚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不乱来,只专注于汽车玻璃。2007年以后,福耀集团进入‘无为而治’的状态,有我没我,都会正常运转。”曹德旺阐述他的企业经营观。

企业步入正轨后,曹德旺曾在65岁时计划退休。在德国制造向“工业4.0”冲刺的时刻,他意识到,中国制造与发达国家尚有距离,在制造领域摸爬滚打一辈子积攒的经验,还需要继续精进。他再次复出,想在“工业4.0”时代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为中国制造再树榜样,于是,他做出了又一个承诺:让“工业4.0”在福耀落地。

让“工业4.0”在福耀落地

如果有一天,宝马实现了个性化定制,每一辆车都是不同的,作为它的汽车玻璃制造商,又该如何应对?

关于“工业4.0”,定制生产、成本压缩、效率提高等关键词,在人们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智能制造的科幻大片。这是一场建立在产品精造基础上的技术升级,核心在于基础制造的强大,而不是单纯的互联网技术。

2015年4月在欧美考察了一圈后,曹德旺提出“让‘工业4.0’在福耀落地”。

“就像当年福耀提出‘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玻璃’一样,福耀做‘工业4.0’也绝不会止于喊喊口号。”曹德旺在接受《福布斯》中文版采访时很有底气地说,“我们有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的生产基地和服务机构;获得全球客户的认可和帮助,福耀也成为这个领域的全球品牌,这一步成功的话,‘工业4.0’就安家了。”

在汽车配套领域,获得世界八大汽车厂商认证的福耀集团,成为奥迪宾利,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本田,日产标致沃尔沃,现代,戴姆勒—克莱斯勒等企业的合格供应商。这就意味着,“工业4.0”依赖的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在福耀近30年积累的过硬产品品质和庞大供应链条的基础上,有可能快速搭建完成。

正如宝马集团“工业4.0”生产专家克里斯蒂安博士所言,“工业4.0”是不断改进生产系统的日常工作。一夜颠覆或发生革命性变革不是“工业4.0”的特征。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Wolf⁃Henning Scheider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说,在汽车行业,供给链条至关重要。

因此,福耀集团迈向“工业4.0”的征程已经起步,在美国、德国、上海、福清的四大研发中心目前已经连成一体,根据不同类别的客户需求协同设计,并让自己遍布全球各地的工厂实现互联,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无缝的信息化对接。曹德旺指出,个性化制造说起来很玄乎,对福耀来说,本质上就是不断消化和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客户对于品质、设计、表达的要求。

而在智能制造方向,曹德旺表示,福耀集团的智能玻璃已经开发完成,只要付钱就可以订货。在福耀集团的展厅中,那些智能玻璃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具备投影技术的前挡玻璃、可以充当电话的传感汽车玻璃、可以遥控调节光线的特种汽车玻璃……

福耀玻璃的“工业4.0”之路,也正印证了工匠精神的价值,唯有专注于一个领域,持续地改善工艺,成为创新者和标准制定者,才有能力实现“工业4.0”。中国制造迈向“工业4.0”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实现“中国精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