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府信任问题处置的几点思考与对策

政府信任问题处置的几点思考与对策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信任问题处置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政府行动的优劣利弊来反思现有的政府行为的合理性,然后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与安排来重构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特别表现在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出现时,政府效能不仅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成为获得公众信任的根本条件。强化政府的行政责任,完善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和行政伦理。

政府信任问题处置的几点思考与对策

政府信任问题处置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政府行动的优劣利弊来反思现有的政府行为的合理性,然后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与安排来重构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这种信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政府行为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和实现社会公平。政府权力运作及其行为只有以服务为中心,政府行为根本是以人为本,公民本位成为指导政府行动的核心价值,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才能建立起来,这就需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2)改善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建设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需要依靠效率与能力来获得民众的信赖和支持。这特别表现在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出现时,政府效能不仅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成为获得公众信任的根本条件。完善和建设效能政府要求政府必须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行政能力、工作效率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3)公共权力行使的规范化,完善在依法治国基础上的法治政府。民众对政府信任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厉行法治,建设一个廉洁的政府,特别是要规范政府行使权力的行为,要大力惩治腐败,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执政为民,从而能够为公众和社会树立一个可信任的形象。

(4)强化政府的行政责任,完善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和行政伦理。一是革新、改革、规范、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制度结构,其中包括行政制度的设计、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二是完善和提升行政人员的伦理道德水平。这样不仅从制度上,而且从行政人员自身的素质上强化和巩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www.daowen.com)

(5)完善开放型政府建设,加强行政信息和政务公开。开放行政信息,并且推行政务公开,从而表明政府的无私、公平和公正,以及表明政府接受监督的诚意,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在民众心理层面上,只有公开的政府过程和政策过程,才可以更好地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信任和善意的关系,可以有效解决政府信任问题。

(6)增加民众公共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参与型政府的建设。培育民众的民主理念,增强公共参与的广度与深度,让民众更好地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来,从而完善参与型政府。恰恰相反,如果政府及行政人员在单方面行动的行政活动中,政府及行政人员单独地、高高在上地制定并执行决策,这就不仅造成公众是一个被动的行政客体,更加可能形成政府及行政人员的冷漠、疏远和怀疑。[7]

(7)社会诚实守信文化的培育,养成全社会之间的共同信任关系。① 行政人员理想信念的培育和加强。一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符合,及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体系。二是行政人员信用意识的加强。② 加强榜样宣传,要将诚信政府建设方面好的东西加强宣传,建立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