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影响

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影响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的研究普遍认为,人类的社会生产迄今为止经历了单件生产、福特制生产和后福特制生产等三种形式,而其中第三种则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并决定现代经济竞争力基础的生产范式。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生产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规模巨大的经济聚合体,必然要以后福特制生产形式作为自己的生产基础。

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影响

从现有的研究看,产业集群主要有空间特征、产业特征、生产特征、制度特征、组织特征、互补性特征等六大特征。

▶一、集群的空间特征——地域上的集中性

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使得产业集群产生了规模经济,提升了竞争力,同时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也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基础,是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聚集的经济过程或现象。因其纵深程度和复杂程度不同,产业集聚包括的内容也不一样。按一些国内经济学家在欧洲各工业区所做的实际调查表明,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相距从1—500公里不等,而且大约每平方公里50家企业。集群内聚集大量企业,单位土地面积产值较高。一般来说,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上产生的产值在1亿元以上,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该指标在3亿元以上。可见,空间上产业的集聚是产业集聚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首要的基本特征。集群的空间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经济要素、组织、行为的空间接近性或对地理与空间的集约使用;

(2)集中的要素或经济活动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即具有一定的高密度性,在总体区域的经济规模中要有大容量。

▶二、集群的产业特征——产业地方专业化

在许多国内产业集群现象中,内部专业化程度大多较高,迂回生产方式明显,因地缘、血缘和亲缘关系而形成的社会资本较丰厚,一些集群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发展颇为成熟,表现出较强的集群效应。在产业集群里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以生产经营性企业为主,其生产方式是使用灵活、通用的生产设备和适应性强的熟练劳动力,适应生产和服务客户的广泛要求。同时大量专业化企业的集聚使区域实现规模生产。相应地,企业集群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潜在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工艺过程日益高度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较大的生存机会,还使它们实现规模生产,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集群的整体生产效率。集群产业的地方专业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1)集群产业的经济规模占所在区域总体经济规模的较大比重,它从微观角度显示地域专业化的程度;

(2)当地集群产业的经济规模或市场份额占全国甚至世界相关市场份额的较大比重,它通过描述集群产业在该地区的集中程度来从宏观上显示经济的地域分工状况。

▶三、集群的制度特征——网络组织及其社会根植性(www.daowen.com)

狭义的网络组织概念关注的是资源配置与交易的制度特征,其经济性质可界定为一种内容广泛的中间组织形态,一端是等级制的权威协调式企业,另一端是自动协调的价格机制市场。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之间的“握手”。在现实中,网络组织包括外包、战略联盟、价格联盟、卡特尔等众多内容。社会植根性又称嵌入性,最早由社会学家Mark Granovetter提出,认为一切经济行为都是嵌入或植根在人际关系网络中,并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关系文化。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一个从事区域专业化的聚集经济规模体,更是一个各主体之间存在复杂相互作用并有强烈文化同质和植根性的社会有机系统。首先,产业集群内部的众多主体具有多种身份。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其次,产业集群内众多主体和法人机构之间通过组成复杂的网络组织结构(广义的和狭义的),形成比市场稳定、比企业灵活的制度联系,在“合争”的战略组合中构成地方生产体系和区域创新系统,以应对后福特制时代对敏捷、定制和精益的要求。最后,网络组织具有强烈的社会植根性特征,社会资本的质量和数量对产业集群的运行效率产生着重大影响。

▶四、产业集群的生产特征

(一)以“柔性制造+持续创新”为本质内容的后福特制生产

由于产业群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众多的企业,一方面,高度集聚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为产业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产业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达到效益的极大化。产业群内自发形成的这种经济资源与企业效益的良性运作,增强了产业群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使产业群具有开放经济形态不可比拟的柔韧性,造就了产业群持续繁荣的优势。现在的研究普遍认为,人类的社会生产迄今为止经历了单件生产、福特制生产和后福特制生产等三种形式,而其中第三种则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并决定现代经济竞争力基础的生产范式。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生产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规模巨大的经济聚合体,必然要以后福特制生产形式作为自己的生产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现代意义的产业集群,有别于马歇尔笔下的传统的以福特制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现象,是作为后福特制模式的一种组织范例出现的,两者从本质上是一种水乳交融、互相依赖的关系。

(二)集群的组织特征——竞合网络特征

产业群内存在前向、后向和水平的产业联系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之间的核心网络系统,这样便于网络内的各经济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与竞争,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是纯经济联系,但通过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创建“区位品牌”,而使所有参与者都获利;竞合关系从企业角度上看,许多企业都把通过相互分包或加强同大型企业的联系等方式,建立密切的生产网络作为其主要的竞争战略。因而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也就主要集中在合作与竞争的相互关系上。Enright(1996)认为,有关集群的合作与竞争不相容问题的争论是多余的。他认为,合作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去共享资产、营销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好处,但企业还得进行竞争,因为在市场中将遇到许多国内外竞争者。对企业而言,合作就是在向竞争者提供有价值的专用信息和得到大量资源之间的权衡问题;而对政策制定者而言,就是在无偏地支持合作和激励竞争促使经济增长之间的权衡问题。尽管波特的产业集群研究强调了竞争,但在他的产业集群理论中包含了许多有关合作的思想。这种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构成了产业集群模式的核心特征。

(三)集群的互补性特征

产业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于这种互动关系的存在,形成了产业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潜在的压力有利于构成产业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以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