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PPP模式在特色小镇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PPP模式在特色小镇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PPP 模式为实现各方面长期利益提供了机会,可以促进城镇建设以硬件建设为主向以公共服务等软件建设转型,并有助于提升公共产品服务质量,促进政府职能从建设者向监督管理者转变。因此,特色小镇的PPP 模式既要借助外部资本,又不能与本地发展水平相脱节,尤其不能凭借一时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而忽视后续发展能力。同时,该地区还以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为核心,成为北京市一个重要的创意产业聚集区。

PPP模式在特色小镇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特色小镇的开发内容包括土地一级开发、二级房产开发、产业及产业链项目开发、小城镇综合开发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等,针对不同开发内容,有不同的资金供给模式。PPP 模式为实现各方面长期利益提供了机会,可以促进城镇建设以硬件建设为主向以公共服务等软件建设转型,并有助于提升公共产品服务质量,促进政府职能从建设者向监督管理者转变。一般来说,公共服务多采取ROT、PFI 或委托运营的方式,文化遗产、公共空间、旅游资源等公共资源项目常采用公共资源经营权作价入股和公共资源经营权公开转让两种方式。

位于大城市郊区的特色小镇,宏观区位条件好,中微观交通条件差,并长期受大城市“虹吸”效应影响而发展滞后,一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产业发展弱化或缺乏竞争力,主导产业不突出;本地人口有限,不能形成有效消费,只能靠周边大城市;有些虽然具备初步发展条件,但投入产出难以平衡。远离大城市地区的小镇则各种条件都较差。因此,特色小镇的PPP 模式既要借助外部资本,又不能与本地发展水平相脱节,尤其不能凭借一时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而忽视后续发展能力。(www.daowen.com)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乡作为北京市“一道绿”(第一道绿色隔离带)地区,将旅游和娱乐作为主导产业,与华瀚集团签订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至今有十余年的合作历史,在开发中注重农民的决策者、建设者、参与者、受益者四重主体地位,通过旧城改造,在尽量不出让土地的前提下,以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性质建设了大量城镇设施,形成了以欢乐谷游乐区和华瀚国际写字楼等为主要工程的新型城市社区。同时,该地区还以中国出版创意产业基地为核心,成为北京市一个重要的创意产业聚集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