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一穷二白到有声有色:稷山县工商联的复兴之路

从一穷二白到有声有色:稷山县工商联的复兴之路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稷山县工商联的工作从1966年到1986年这20年间,基本是中断的。1988年5月,我受县委统战部委托,负责筹备工商联恢复工作。稷山县工商联恢复之初,临时在一处破旧的四合院办公,我每晚住在那里,一住就是数月,甚至有人误以为我的家庭出现了矛盾。

从一穷二白到有声有色:稷山县工商联的复兴之路

从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今已经六十多年了,我作为老一辈工商业者始终怀抱一颗赤子之心,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从未改变,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支持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从未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各项事业拨乱反正,我国经济百废待兴,我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建言献策、兴办企业、内引外联、推动解决就业等方式积极投身到调整国民经济、建设四化的热潮中,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和工商联工作的恢复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我46岁的时候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真正春天。1981年,稷山县政协四届一次全委会议召开,我被推选为政协委员。1983年,我又担任了山西省工商联第四届执委。这一年,我53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我与工商联开始真正结缘。

稷山县工商联的工作从1966年到1986年这20年间,基本是中断的。1988年5月,我受县委统战部委托,负责筹备工商联恢复工作。一个中断20年的机构,恢复起来谈何容易。原来的老房产已经被别的机构占去,办公经费又没有任何保障,甚至连最基本的办公用具都没有着落。但我硬是用短短5个月的时间,将稷山县工商联的工作恢复了起来。1988年10月,稷山县工商联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如期召开,在这次大会上,我被选举为主委。

当年在工商联刚刚恢复工作期间,自己就像唱戏的花脸一样,什么工作都要干,费心费力,甚至连看门房的活儿都亲自上阵。稷山县工商联恢复之初,临时在一处破旧的四合院办公,我每晚住在那里,一住就是数月,甚至有人误以为我的家庭出现了矛盾。(www.daowen.com)

在工商联工作的几年中,我帮本县19家会员企业的厂长、经理撰写了传记,在山西省工商联的会刊《山西当代商会》上发表。面对当地群众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就业的困境,我还组织开设裁剪、打字及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社会青年3000余人,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有用人才。1992年,我又亲自担任主编,创刊了《稷山工商信息报》,发行全国许多县市,对互通信息、繁荣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我担任稷山县工商联主委的几年时间,面对一无房、二无钱、三无办公用具的艰苦条件,我和同事们艰苦奋斗,筹集资金30万元,创建了“工商联经济开发总行”和“棉百批发站”,并召开了多次展销会,一举做活了工商联的事业。但我最为骄傲的,是组建成立晋南工商经济联谊会,这是我得意至今的一件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