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质量管理创新,打造世界一流产品

质量管理创新,打造世界一流产品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东如意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四方面进行创新,分别是:整合质量管理模式、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二位一体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搭建基于大质量理念的信息化平台。目前,如意集团关键部门质量管理人员几乎都承担或参与过技术攻关课题,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

质量管理创新,打造世界一流产品

山东如意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四方面进行创新,分别是:整合质量管理模式、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二位一体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搭建基于大质量理念的信息化平台。

1.整合质量管理模式 山东如意积极融合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在企业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整合国际化的企业管理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快速向国际型企业靠拢,目前企业组织体系形成了战略决策层、执行层、生产运营层,分别负责企业的战略决策、组织构建、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过程管理、经营与成果测量等,各个层次能够快速按照企业战略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和调整,形成了一套上下贯通的决策稳、执行快的符合企业发展的质量管理模式。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质量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质量管理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又一个大的进步,统计质量管理着重于应用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发挥预防性管理作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然而,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还与其他许多过程、许多环节和因素相关联,这不是单纯依靠统计质量管理所能解决的。全面质量管理相对更加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质量管理整体性、综合性的客观要求,从过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

2.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 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库化管理、规范化手册以及标准管理。

(1)库化管理。库化管理是山东如意在规范的质量管理模式下,技术、质量和生产等部门相互协调、紧密配合,从原料选择、产品规格到加工工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攻关,将各项成果进行总结及优化,形成比较完善的数据资料库,建立特色库化管理体系。比如,建立了环保活性染料颜色库,以及不同羊毛染色过程的工艺库,使染色过程全部通过计算机自动匹配,保证了不同批次的生产过程一致,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2)规范化手册。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中另一个重点是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规范,形成规范化手册,以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最好结合。比如设备保养规范手册、纱线接头方法规范手册、巡回路线规范手册等,用规范化的程序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升。

(3)标准管理。标准管理就是针对产品质量的结果进行的标准化管理,它保障了产品质量满足世界最苛刻的标准。公司按照国家试验室的标准,从人员结构到仪器配置进行完善。试验室人员都经过专业化SGS测试培训,并制定严格的标准操作程序,在产品标准建设方面,建立了国标、欧标、美标、日标等标准检测体系,试验水平及客户认可程度达到ITS、SGS等国际测试机构水平。“如意”呢绒生产过程为满足高端客户的不同需求,采用了世界最严格的标准,如:国际羊毛局IWS标准、JIS(日本标准)、AATCC、ASTM(美国标准)、国际ISO标准、Oeko-Tex 100纺织品绿色环保认证标准等多项国际标准,打破了纺织的各种国际贸易壁垒。(www.daowen.com)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定的技术准则。它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

管理标准是企业为了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总的质量目标而规定的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管理业务的具体标准。若按发生作用的范围分,标准又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以生产过程的地位分,又有原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装备标准。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作为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当中取胜,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3.构建二位一体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 由于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素质千差万别,为了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公司构建了二位一体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一是建立“如意黄埔军校”,强化人员质量素养,主要做法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造势”,即形成一种质量氛围。通过各个层次的质量竞赛、随机抽考、质量评比等形式,让全员参与到一次次质量活动中,营造质量第一的氛围。另一方面是持续性地开展技术攻关。这是一项对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的群众性质量活动,通过技术攻关不断锻炼与培养各层次人才。目前,如意集团关键部门质量管理人员几乎都承担或参与过技术攻关课题,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通过大小课题的攻关,使公司的产品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攻关课题成功申请国家专利。二是借用“外脑”给力,提高核心技术人员的研究水平。公司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并聘请国外专家联合攻关。如公司聘请意大利著名设计师VANNI、英国纺织专家BAHMAN等国际设计师和技术专家进行合作开发;聘请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东华大学俞教授等纺织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合作研究,根据公司及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院士及其团队与本地研发人员开展联合研究,研究相关理论、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品牌等,使多元复合的纺织技术不断地更新融合,又提高了企业技术人员的研究能力。

4.搭建基于大质量管理理念的信息化平台 大质量并非单纯的产品质量,它涉及公司任何事物的任何过程,关系到整个企业过程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兴起为大质量管理进程的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信息化与企业质量管理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两者的融合正迅速地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山东如意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质量管理理念下加快信息化的步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利用三年的时间,建成了企业ERP系统。该系统可以管控到每个分公司、每个生产现场和各个细节的信息化平台,涉及纺织加工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生产加工、销售管理、产品设计、质量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在线监测等全过程的网络化,实现了企业管理的透明化、实时化,生产效率提升25%,年节约成本近3000万元,公司走上了现代化、国际化纺织之路。

大质量概念

大质量概念是针对过去对产品质量的理解过于狭窄而提出的,它由产品的内在质量、外在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层次构成。

产品的内在质量指产品的主要功能或性能质量,称为第一质量。如电冰箱的主要功能是制冷,其内在质量就表现在制冷效果。产品的外在质量主要是指产品外观方面的质量(包括花色、式样、包装等方面),称为第二质量。如电冰箱的外观有颜色、规格、样式等方面。其外观质量就表现在颜色是否鲜明、规格是否恰当、样式是否新颖等方面。产品的服务质量主要是指为产品提供的销售服务的质量,称为第三质量。如电冰箱的销售服务有“三包”、送货、维修等方面,服务质量就表现在“三包”是否兑现,送货是否及时、维修是否周到等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