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国蔬菜供应链模式分析

美国蔬菜供应链模式分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四大产区的蔬菜产量约占美国蔬菜总产量的90%左右,并且以产销直接对接为主。图10.1:美国蔬菜流通由图10. 1可以看出,美国的蔬菜流通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美国蔬菜出口收入占农产品出口总收入的18%。2010年,美国进口的蔬菜占国内消费量的16% ,有将近一半自墨西哥进口,其次为从加拿大、中国、秘鲁和危地马拉的进口。图10.2:美国蔬菜进出口数量变化注:数量为生鲜蔬菜及蔬菜加工品,含土豆。

美国蔬菜供应链模式分析

由于美国土地广袤,人均占有土地规模大,得以大规模土地资源为基础进行集约化生产。美国主要以家庭农场方式进行,利用石油化生产技术大量生产,利用机械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集中连片生产,一个家庭、两三个人就可以控制几百亩土地实现了蔬菜生产和流通的现代化。其表现为蔬菜生产的区域集中化。美国的蔬菜生产各州都有,主要是分为四个大的区域,西南部主要集中在地处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南部集中在得克萨斯州西部及新墨西哥州;南部集中在得克萨斯州东部至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沿岸;北方传统的蔬菜产地包括威斯康星、华盛顿、明尼苏达等州。以上四大产区的蔬菜产量约占美国蔬菜总产量的90%左右,并且以产销直接对接为主。农场主生产结束后直接将产品卖给大卖场和超市等零售商,或者直接分级包装出口,或者销售农产品加工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消费者每年要花费3000亿~4000亿美元购买食品,其中只有1000亿左右变为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其余3/4流入食品加工流通机构。[1]蔬菜的流通渠道有四种:(1)菜农直接把蔬菜送到批发市场;(2)菜农按购销合同直接卖给大型零售商、超市或零售集团(连锁店等);(3)菜农直接到路边农贸市场销售产品;(4)菜农把产品通过产地批发市场的集配中心分级包装出口。以上四种流通渠道,以第一和第二二种渠道为主(见图10. 1)。

图10.1:美国蔬菜流通

由图10. 1可以看出,美国的蔬菜流通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其中80%是通过批发市场流通到零售市场的。在进出口方面, 由于美国已开始将部分农业转移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喜欢食用新鲜蔬菜的拉美及亚裔人口增多,这些因素导致美国进口蔬菜大幅度增加。2010年,美国的蔬菜约11%用于出口(包括商业销售和联邦食物援助),其中将有近一半被出口到加拿大,其次是出口到日本、墨西哥、中国台湾和韩国。美国蔬菜出口收入占农产品出口总收入的18%。 2010年,美国进口的蔬菜占国内消费量的16% ,有将近一半自墨西哥进口,其次为从加拿大、中国、秘鲁和危地马拉的进口。在进口的蔬菜品种中,西兰花量最大, 占美国西兰花消费量的90%,其次为西红柿, 占美国西红柿消费量的44%。 [2] 2011年,美国蔬菜出口占蔬菜总产量的7%,蔬菜进口占国内消费量的25%,[3]美国既是蔬菜出口国,又是蔬菜进口国。从进出口的数量变化看,1996年以来,进口数量大大超过出口数量。(见图10. 2)

(www.daowen.com)

图10.2:美国蔬菜进出口数量变化

注:数量为生鲜蔬菜及蔬菜加工品,含土豆
资料来源:USDA/FDS

美国的批发市场是国家出面购买土地和建立的公益设施。由公司进行管理,并且管理批发市场的公司只需向国家缴纳租金不用交税。批发市场内的批发商需根据自己的营业情况向政府纳税

从市场结构来看,美国有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产品市场结构。按层次分,有农村初级市场、农产品集散市场(也叫中心市场)、终点市场。按形式分,有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最重要的是农场主直销市场,是地产地销的直销市场。通过农场主市场直销农产品,中小规模的生产者可以通过该市场增加他们的利润。其直销市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农产品营销体系规定销售产品的规格,如果农产品低于某个规定就不被允许在正规流通市场上销售。但是,农户直销是被允许的,许多中小农场为了提高收入开展这项业务。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其中。例如,加利福尼亚州规定,只有三种主体能够参与开设农场主直销市场,一是农场主(包括农业集团);二是NPO(教会、工会等);三是行政部门(市镇政府)。[4]这类市场在2002年的数量超过了3100个,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增加了79%,许多农场主只在这种市场上卖他们的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