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正在走向实用阶段。新一轮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相关传统产业的发展,而且更加有力地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汽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经历了百年发展和技术积累,世界汽车工业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正朝着产业集中化、技术高新化、经营全球化、生产精益化的趋势发展。

(一)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特点

目前,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汽车产业的全球性联合重组步伐加快,技术创新能力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采用平台战略、全球采购、模块化供货方式已成趋势。

1.汽车产业的全球性联合重组步伐加快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安全、排放、节能法规日趋严格,产品开发成本销售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汽车工业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汽车跨国联盟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雷诺日产联手,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通用控股日本五十铃,经过数年的剧烈盘整,全球汽车业已基本整合成几家跨国大企业,主要有通用、福特、戴姆勒-奔驰、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日产、本田标致-雪铁龙宝马,这几家公司的年产销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量90%以上。

2.技术创新能力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已把主攻方向从实施精益生产、提高规模效益转向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对汽车工业的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回收的全过程进行提升。围绕安全、环保、节能等重点领域,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开发研制新车型,占领技术制高点。以美国政府发起的“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为代表,用高新技术提升汽车产业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重大突破。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提高到25%~30%,并且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正在走向实用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跨国汽车集团正将自己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人力及财力资源与互联网相结合,同客户、经销商、供应商等建立一种新的业务模式。技术高新化体现在传统的汽车主体技术上,机械技术将由微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所取代,新一代汽车将轻便化、安全化、环保化、智能化,成为高新技术的集成体。新一轮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相关传统产业的发展,而且更加有力地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3.采用平台战略、全球采购、模块化供货方式已成趋势

国际汽车工业广泛采用平台战略、零部件全球采购、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等方式,使新产品的开发费用和工作量部分地转嫁给零部件的供应商,风险共担,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以提高产品通用化程度,从而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大幅度地降低成本。不少汽车跨国公司正在积极地研究减少平台数量,增加零部件供货商产品开发的工作量、质量和成本始终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千方百计地提高汽车质量、降低汽车成本是提高公司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因此,生产精益化是伴随着汽车工业走向未来永恒的主题。

(二)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1.整车制造业

世界汽车市场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亚洲、东欧和南美洲,汽车制造企业如果在这些地区无所作为,或根本没有建立汽车生产能力,那么其今后的日子将十分艰难,甚至会出现生存。危机为集中精力做好核心业务,主机厂家会进一步降低零部件的自制率。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深刻变化,要求市场参与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社会职能,开发电子、电信服务系统应用软件的知识及资源,这如同供应链管理的专有知识和技术以及全面的网络组织一样,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只有本行业的佼佼者,才能使其销售利润率在未来5年内可望攀升至10%乃至更高的水平。

2.相应的零部件工业

目前,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种经营类型:一是大批量生产者;另一种是创新和集成潜力大的企业。进行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其产量高,而产品附加值较低,以低廉价格争取用户,从而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创新和集成潜力大的企业则指那些细分市场者,它们专长于某一业务领域,擅长生产某些部件或系统,产品附加值高,从发展趋势看,这类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强,赢利状况好,其发展前景比较光明

由于整车制造厂越来越减少自身的业务范围和工作量,零部件制造业在汽车工业中的作用也更加重要,它们不仅生产绝大多数的汽车零部件、系统、模块等,而且也承担更多的研发工作。然而,这并不是说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相反,该工业部门也将进一步集中和垄断。

(三)现代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www.daowen.com)

21世纪的汽车将向智能化、安全化、环保化、信息化、轻量化等方向发展。

1.智能化

汽车的智能化是现代汽车的发展趋势之一,主要体现在汽车的自动控制能力、自动操纵能力和信息化程度发展等方面。汽车上的GPS系统,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显示汽车的所处位置、距目的地的距离、道路状态及最佳行驶线路,并提示方向,还可用来查询沿途的酒店、加油站、修理站、车站、码头等处的有关信息,并具有防盗、报警功能。

汽车上的驾驶员分神监视系统,当驾驶员处于疲劳或其他不正常状态时,如打瞌睡、醉酒等,通过人与车的通信系统能及时向驾驶员发出警示,严重时会自行减速或停车;当汽车即将与障碍物相碰撞时,智能防碰撞系统可事先自行减速、制动汽车,从而避免碰撞的发生。智能车速控制系统(ACC系统)是一种自动控制汽车行驶速度的系统,驾驶员不必脚踏加速踏板,1997年在美国轿车上的装车率已达78.5%。智能驾驶系统更是集中地体现了汽车的智能化程度,相当于机器人,通过安装在车前、后保险杠上及车身两侧的红外线摄像系统对汽车前、后、左、右一定区域进行不停的扫描和监视,通过计算机对这些传来的信号进行计算和分析,结合路面信息,通过操纵控制系统对汽车实行操纵和控制,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

除此以外,智能轮胎、智能安全气囊、智能风窗玻璃、智能空调、智能前照灯、汽车“黑匣子”等在汽车上也开始采用。随着性能的不断完善及成本的不断下降,这些智能系统和零部件在汽车上的采用将越来越普遍。自动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如发动机的电控系统、自动调节的主动悬架、车门锁的遥控系统等,也是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2.环保与节能

全球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十分严重。在城市中除了空气污染外,汽车噪声也是主要污染之一。全球汽车每年所消耗的燃油也十分惊人,因此环保与节能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政府对汽车环保和节能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环保车、节能车的研制成为热潮。汽车行业对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日本政府在环保与节能方面提出了四大目标:一是开发并推广百千米油耗为2L的轿车;二是在2025年以前将废气排放量降低到2000年的1/10;三是实现报废车的回收率达到100%;四是在2025年以前汽车噪声污染程度要降低到2000年的1/2。

为了减少汽车对大气的污染,我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自2005年颁布了GB18352.3—2005排放标准开始,对汽车的尾气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没有达标的汽车不能生产、销售和上路行驶,从2010年开始,其要求将与国际同步。为了达到环保和节能的目标,不断地研制和完善各种节能汽车、电动汽车。

目前,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最引人注目。美国研制的这种电动汽车电池最大输出功率为80kW,可乘坐5人,0~100km/h的加速时间约为16s。最高车速达140km/h,续驶里程可达400km。

3.汽车的安全

汽车的安全可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车身具有事先预防发生安全事故的能力。被动安全性是指当汽车发生安全事故时,使汽车和人所受到的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的能力。目前,提高主动安全性的主要措施和办法主要是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防碰撞系统和发生事故前的警示系统,以及防止车轮拖动而产生侧滑的防抱死装置和防滑装置。今后,各种警示和防滑系统将会越来越完善。提高被动安全性的办法比较多,主要有各种智能型安全气囊、安全气垫以及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上采取的各种措施等。

4.汽车的轻量化

汽车的轻量化是指在满足汽车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质量轻、布置紧凑、车内面积利用率高、整车体积小的量化指标。这对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以及节约材料和能源都有好处。因此,提高汽车的轻量化程度是汽车的发展趋势之一。为了提高汽车的轻量化程度,在用材上一方面采用轻质材料,如铝镁合金材料以及工程塑料等代替钢材,另一方面开发新材料,如新型高强度钢板、新型复合材料,使新材料在汽车应用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

国外轿车上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新研制的材料占汽车总质量的比率逐年提高。以车身为例,近几年来,除钢板以外的材料已占车身总质量的40%左右。汽车设计技术的提高,也使汽车的轻量化程度大大提高。在设计时,减轻发动机等主要部件的自重,合理配置汽车底盘各系统,改善车身造型降低风阻,合理布置整车,使汽车小型化、轻型化等,已成为设计时的重要原则和发展趋势。

5.汽车的使用性能

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在汽车的使用性能上,几乎是所有的汽车制造者总是尽一切能力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从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到乘坐的舒适性,无不尽其所能。现在多功能汽车的研制也在不断发展,这不仅仅是满足人们“行”的需要,还能满足人们对食、住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