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跨国区域旅游圈的竞争力

提升跨国区域旅游圈的竞争力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旅游圈的建立,也同样遵循从竞争走向合作这一基本发展趋势。首先,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旅游圈的总体实力以单个国家自身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为根基,各国都应当积极主动,形成本国的精品旅游路线和优秀旅游产品,为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总体旅游形象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提升跨国区域旅游圈的竞争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国家都会努力提高其旅游的总体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区域内的各个国家应当为了区域的整体利益、改善区域旅游的总体形象和产品的质量,共同努力,寻求更多的合作方式。因此,在竞争的过程中又强调合作,树立“竞争+合作”的理念,这应当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准则。世界旅游业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一样朝着区域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从竞争发展到区域联合是大势所趋。过去的旅游局限于旅游景点景区,竞争集中在景点景区上。后来,旅游得到进一步拓展,竞争表现在线路、产品上。再后来,又扩展为城市之间的竞争。而现在,这种竞争已经表现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上了。国际上的旅游竞争也是这样,为了能够把区域的旅游合作做大做强,为了把区域内的旅游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国际上成立了许多旅游合作组织,如南太旅游协会、东盟旅游协会、非洲的旅游服务组织等。增强区域旅游的总体实力是这些组织的基本目标。目前,国际旅游业已经逐步形成欧洲、美洲、亚太“三足鼎立”的格局。[6]

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旅游圈的建立,也同样遵循从竞争走向合作这一基本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旅游圈的总体实力以单个国家自身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为根基,各国都应当积极主动,形成本国的精品旅游路线和优秀旅游产品,为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总体旅游形象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www.daowen.com)

其次,整体竞争力是建立在区域旅游联合的基础上的。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要打造良好的整体旅游形象,离不开更多的跨区域、跨国界的精品旅游线路与更多特色突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来共同支撑。各国应当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形象,联合起来制订旅游线路、策划旅游宣传,采取能够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协同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