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部门能够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之后,就要发动“一把手”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因为内部控制涉及单位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没有“一把手”的支持,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或者分管财务的副职,将会在单位内部遇到重重阻力而无法落地。
(一)单位“一把手”对内部控制处于“既爱又恨”的纠结中
下面再看单位负责人,也就是“一把手”怎么看待内控的问题。我经常为培训班组织研讨,对于本单位内部控制为什么没做好的原因都归结于:领导不懂内控,领导不重视内控。其实,两句话都有合理成分,又都有问题。如果说领导不懂内控,应当说我们太低估领导。我曾经为某单位做内部控制咨询,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内控的原理给负责人讲了一遍之后,这位负责人居然能够直接结合本单位的业务讲给我听,这位负责人是学中文出身,此前没有任何财务专业背景。很多情况是单位领导太懂内部控制,才不愿意推动实施。认为领导不重视内控,也是有问题的,特别是问责机制强化以来,很多领导已经非常重视内部控制建设,这一点从培训暴涨的人数就可以看出来,很多财务人员都是带着领导交办的任务来学习的。因此,我总结得出结论,领导对内部控制是一种既爱又恨的纠结,只不过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偏向某一头而已[5]。
怎么说服单位领导人重视内控呢?建议由独立第三方去做工作,因为本单位的职工主动要求建设内部控制容易碰钉子。请第三方来做推动工作的原因是,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讲出来效果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并且推动单位负责人建设内部控制时,不用讲大道理,从人性角度分析领导责任和连带责任效果可能更好。
(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加强党的领导的体现
“不愿腐、不敢腐、不能腐”已经写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内部控制不仅仅是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要求,还是落实党中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两学一做”的具体体现。只有从这种高度出发去说服领导,单位负责人才会提高重视程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上面的九个字被赋予了新的含义。(https://www.daowen.com)
首先说“不愿腐”,通过推行极简的生活方式,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没有外在经济压力,也就没有动力去腐败,也就是“舞弊三角”的第一个角就缺失,也就大大降低腐败的可能性。通过生活方式,塑造简朴的氛围和单位文化,让大家很自信地过着简朴生活而不必感到自卑,比建设多么复杂的内部控制流程要有效得多。很多单位即便建设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并信息化落地,如果职工攀比奢华生活,健身非要通过打高尔夫球去实现,再严密的制度也难以阻挡“挖墙脚”。
其次说“不敢腐”,中央通过“打老虎”“拍苍蝇”,营造反腐倡廉的氛围,对于推动内部控制来讲也是有利的,应当说,当前是历史上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阻力最小的时期。
最后说“不能腐”,就是把原来任性的领导约束起来,原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现在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填写规定的单据,让符合要求的岗位负责人签字,这样即便想腐败,由于私下里做事情牟取私利难度加大,腐败就难以遁形。
我们不讲三权分立,不讲党政分开,而是讲党政分工,对领导干部的权利也要进行制约。党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里面的很多精神都跟内部控制是紧密相关的,包括各个部门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管理,等等,都给内部控制建设指明了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