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伦理学与社会改革者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伦理学与社会改革者

更新时间:2025-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典经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其经济伦理与斯密和李嘉图有所不同。穆勒不认为工人获得的低工资是经济规律所致,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认可市场原教旨主义所主张的政府完全不能干预市场的运行。穆勒认为应将生产法则和分配法则分开。为此,穆勒支持工会的运作,加大工人在待遇方面的谈判力度。

古典经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其经济伦理与斯密和李嘉图有所不同。穆勒不认为工人获得的低工资是经济规律所致,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认可市场原教旨主义所主张的政府完全不能干预市场的运行。当然,穆勒虽受社会主义的影响,但他所持的立场与社会主义思想也有所不同,因此,其理论可以说是折中主义的。

1.生产法则与分配法则相区分的理论

如前文所述,为避开道德上的谴责,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的运作规律与自然科学如物理学的规律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比如同时代的学者拿骚·西尼尔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进行区分,目的是将规范性的判断从经济研究当中去除。[24]换言之,就是不能用道德判断质疑经济研究的成果,虽然这不容易办到。西尼尔自己就提出了利息节欲理论来解释资本获得利润的正当性,即利润是因资本家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而将其投入生产之后的回报。

穆勒认为应将生产法则和分配法则分开。生产法则是客观的,因此,他赞成资本私人所有制,也赞成市场竞争;但分配法则则受特定的社会制度和习俗的制约,因而他抛弃了工资基金理论,认为在分配时工人除了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以外,也应参与利润的分配。为此,穆勒支持工会的运作,加大工人在待遇方面的谈判力度。(https://www.daowen.com)

2.价值理论

穆勒的价值理论第一次明确将供需理论引入价格,即需求的数量与供给的数量是价格的函数。他指出,市场的均衡价格为供给的数量与需求的数量相等时的价格;若在某时不等,竞争将使其相等。借助的手段是价格调整,若需求增加,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价格降低。同样,供应增加,价格下降;供应减少,价格升高。[25]

穆勒还将该理论稍作改变,应用于国际贸易收益的分析。两个国家交换商品,交换价格并非由所交换的商品的价值决定,而是取决于进口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度。若进口国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强烈,进口价格就高;反之,需求不强烈,价格就低,亦即进口交换比率取决于进出口双方对产品的需求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