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反映中低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实状况,还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但是,任何一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都不可能将所有相关因素考虑在内。因此,指标选取的规模必须采取适度原则。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在充分利用现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反映中低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实状况,还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的基础,指标的确定、数据的选取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以公认的创新理论(如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依据,从而在整体上客观、真实地体现出LMT产业的技术创新。

2. 系统性原则(www.daowen.com)

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供选择的经济指标、科技指标和创新指标有很多,这些指标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产业的技术创新状况。但是,任何一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都不可能将所有相关因素考虑在内。如果指标选取过多,在一定程度上虽可保证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保证评价的完整性,却不免使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大为增加,甚至影响关键指标作用的体现。出于各种评价目的的需要,待选指标必须要有所取舍。如果指标选取过少,固然可以减轻评价的工作量和难度、突出关键指标的作用,但评价对象的综合特征有时难以全面体现。因此,指标选取的规模必须采取适度原则。在保证评价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各个指标之间应相互协调,各有侧重,形成一个全面、清晰的有机整体,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中低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

3. 可行性原则

所谓可行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仅要有理论依据,更要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具体而言,是指选取的指标含义明确、口径统一,数据收集没有困难,评价方法易于掌握,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迄今为止,有不少学术机构和学者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指标体系。从学术角度看,这些指标体系堪称完美,很有价值,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诸多缺憾,如指标含义模糊、数据收集困难、评价方法过于复杂、不易操作等,因此大都只限于理论层面的研究和探讨,真正能应用于实践的毕竟不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