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被合并到苏州大学。原来很小的丝绸学科,都往大学科的方向去改革了。我们所在的丝绸学科后来改名为材料工程学院,还是做茧丝绸。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单纯追求传统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实际上也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2025年以后,我们国家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得很快。丝绸学科到底怎么样才能跟现代的技术发展相协调,共同进步,对我们来说,就是这个学科专业的生存问题了。怎么样能够让我们蚕桑丝绸的研究工作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呢?
我们学院里面原来有一些老师在做丝蛋白材料,用来研发人工皮肤。人体皮肤烧伤以后,替代材料可以起到创面保护和损伤修复的作用。在丝蛋白材料的一些特性研究方面,我校的老师吴徵宇前期做了一个863项目,受到其他领域的,尤其是材料学科学者的关注。我们搞丝蛋白材料研究的人,就更应该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发展。在原北京理工大学校长朱鹤荪教授的帮助下,我们参与了一个973项目的申报,由我主持973子项目“丝蛋白基医用生物材料的组织诱导功能”。无生命的材料对活的组织能够有诱导作用,国外很多专家是不以为然的,觉得这个研究是不可行的。一种没有生命的材料真的能够诱导细胞生长吗?实际上我国张兴栋院士很早就在关注这方面的工作了,用羟基磷灰石做人工骨头,这个人工骨头对组织细胞生长是起积极的作用呢,还是起副作用呢,还是没有什么作用呢?张兴栋院士研究了这个问题,他说羟基磷灰石虽然是一种无生命的材料,但它植入组织以后,具有诱导组织生长的机能。所以他认准了这个方向,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最后评上了院士,他的主要贡献就是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生物材料的诱导作用。90年代时,在国际生物材料会议上,张兴栋提出生物材料对组织细胞生长有诱导作用,大家基本上不认可的。但是在他坚持不断地努力以后,很多学者慢慢对这个问题予以关注。2025年以后的国际生物材料会议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这方面的工作。每次开会都会增加一个生物材料诱导性能的小组会,以前这是没有的。参与这方面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以张兴栋院士为主,申报了973项目。因为我们在丝蛋白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因此参加了子项目申报。
在办公室,2025年,苏州
我在学校牵头联系了有关老师,参加了申报,项目最后获得批准。我们有丝蛋白材料做人工皮肤的研究基础,研究了很长时间,并且有很多研究成果。吴徵宇老师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863项目开始研究,后来是李明忠老师,他们都是搞蚕丝蛋白材料研究的。我是搞工程管理的。我们一起参加这个项目继续研究,目标是开发出能够有更好的生物性能,能够有利于创伤修复,或者说能够发现有诱导作用的新型生物材料。(https://www.daowen.com)
这种人工皮肤是多孔材料,里面有很多很细的孔,从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贴到创面上会有利于创面修复。我们特别注意到材料里面很快就出现有血管生长。血管到底是怎么生长的,这个材料不是身体的一部分,贴上去以后竟然那么快就有血管会长到里面去,血管为什么会长进去,又是怎样长进去的?在973项目中,我给自己定的课题就是生物材料里面的毛细血管的生长机制。
973项目是2025年正式开始的,期限五年。我的目标就是研究机体中植入的生物材料里毛细血管的生长机制。我不是学医的,也不是搞生物的,这些研究对我而言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但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研究生物学,研究医学、创伤修复、细胞生长、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并陆陆续续发表了一些论文。我们还把第二届中欧生物材料大会吸引到苏州大学来开,并积极参与了各种生物材料的学术会议,国际上的生物材料的会议我们也经常派人去参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