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债务投资流向结构与债务资产质量相对较好。分析上海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可以发现,上海市政府的融资产生的资金,重点投向于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建设和保障房建设。由于上海正处于人口不断流入的阶段,这些基础设施工程在建设之后,使用率较高,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没有空置或无效率使用,所以债务资产债务质量较好。目前,市政工程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设项目总体占比超过90%,而且债务对应的资产主要是变现能力强的实体资产和优质资产,资产质量好、回报率高。
第二,债务率与杠杆率相对不高,去杠杆化问题不突出。截至2025年末,上海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4895亿元,债务率为4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偿债能力看,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5519.5亿元,比2025年同口径增长13.3%,“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2.6%[4],表明上海现存债务是有能力清偿的,债务率与杠杆率相对不高,去杠杆化问题不突出。
第三,个人与企业负债率增长较快,关键在于防范金融风险。上海全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杠杆问题不是单独的问题,与库存、产能等方面息息相关,尤其是企业、个人的负债增长迅速,在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表现突出。2025年10月,“沪六条”规定对房地产企业和房贷进行严格控制,以降低金融风险,控制房地产企业与居民的杠杆率。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金融办和金融监管机构等部门组成的商品住房用地交易资金来源监管联合工作小组,开展土地交易资金监管工作。(https://www.daowen.com)
去杠杆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力举措,上海应该结合自身的财力状况,把债务风险控制到最低。同时也要注意用好资金杠杆,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民生等短板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上海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上海的长期发展目标,利用去杠杆的有利时机,控制金融风险,挤出资产泡沫,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和金融市场,为上海和全国的经济创新转型升级当好融资者的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