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京世纪经济衰退后的发展及吸引外国人才情况

东京世纪经济衰退后的发展及吸引外国人才情况

更新时间:2025-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90年代早期,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对全国产生了严重影响,东京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东京主要的证券机构和商业银行纷纷破产。截至2014年,日本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均曾摘取桂冠,其中不少人就职于或曾就职于东京大学等名校。东京出台政策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在46家亚洲机构中有39家来自日本,其中22家总部位于东京。

论从经济的规模、还是从其功能来说,东京在日本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东京又被称为“日本经济的心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东京城成为一片废墟,经过五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东京发展成人口上千万、城市功能集聚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日本森纪念财团从经济、研发、文化交流、宜居性、生态环境和可达性六个方面对所选取的40个主要全球城市进行实力测评。其中,研发能力从研究集成(从事研究的人数、全球200强大学)、研究环境(数学及科学相关学术能力、外籍研究人员的待遇、研究开发费用)和研究成果(专利数、主要科学技术获奖人数、研究人员所拥有的交流机会)等方面进行衡量。从2025年最新排名来看,东京在亚洲排名第一,全球第二,在亚太地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东京建立全球科技创新城市主要经历了几个重要过程(1)战后复苏期,大量人口从农村回流到城市,住宅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逐渐恢复,人口增加,基础设施逐渐难以满足城市发展。(2)高速增长期积极引导城市结构调整,关注城市功能布局,开发城市副中心,建设新科学城。(3)稳定增长期建设商务核心城市,形成独立的、居住功能和综合性产业功能相结合的自立性都市圈。(4)后泡沫经济期,注重就业与居住功能的平衡。20世纪90年代早期,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对全国产生了严重影响,东京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东京主要的证券机构和商业银行纷纷破产。东京政府通过几项政策和计划完成了竞争力的再塑。

从东京建设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

1.注重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

其一,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必备要素。截至2025年,日本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均曾摘取桂冠(获菲尔兹数学奖有3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物奖分别有8人、6人、2人),其中不少人就职于或曾就职于东京大学等名校。东京出台政策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实施“亚洲人才育成战略”、“亚洲人才银行”等举措,引进亚洲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和高级技工。此外,与海外日本企业和亚洲其他大学广泛开展合作培训,向对方派遣学生开展实习锻炼,以培养国际化的青年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其二,加强培养高科技企业。从2025年的《财富》世界500强公布的结果来看,东京上榜企业达到43家,东京排名第一的丰田公司位于全球第九位。在汤森路透旗下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发布的2014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中,亚洲上榜创新机构数量首次跃居世界前列。在46家亚洲机构中有39家来自日本,其中22家总部位于东京。

其三,重视科研高校的建设。东京拥有130多所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等都是世界著名学府。截至2025年底,东京进入全球400强的高校有5家,东京大学更是高居亚洲第一。

其四,较高的研发投入。东京在政府对研发的人均支出、企业对研发的人均支出以及高等教育人均公用支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投入。东京在SCI、SSCI以及PCT 国际专利申请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尤其是专利申请,东京是万级别产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东京拥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有关。另外,东京加强科技奖励。评选并表彰优秀技术与产品,并对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支持。

2.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首先,注重经济环境建设。20世纪50年代,东京采取工业废水排放控制,但是东京都的工业污染依然十分严重。2025年的酸雨现象,2025年的土壤污染事件反映了东京都城市污染进一步加剧,这时的环境政策表现为单一追求经济发展,片面固化,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20世纪80年代之后,东京采取更加全面、综合、主动的环境保护政策,使得东京成为世界上最清洁的城市之一,坚实地支持了东京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良好的环境治理使得东京在文化活力、生态环境、创业环境等指标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在2025年城市规划中,东京将文化与生态环境作为重点规划目标,旨在构建更宜居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空间。

其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必须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研发能力的发挥需要充分利用本土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以实现区域及全球的科技创新资源的紧密联系。其中,良好的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是实现知识在国家和地区有效传播的重要载体。2025年《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东京排名第一。

再次,构建完整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机遇之都6》显示东京位于第八位;在金融服务领域,《2014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在全球83个城市中东京位于第六位;在营商环境方面,《机遇之都6》显示,东京排名第12。(https://www.daowen.com)

3.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激励体系

东京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优惠税收政策。根据日本的《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东京自2025年以来,对高新技术企业采取多种减免税收政策,免征计算机物产税、固定资产税,购置电子设备减缴7%所得税,并允许当年进行30%的特别折旧;对信息产业增加25%的科研税务贷款、设立软件研发免税储备金、意外损失储备金制度,免征技术开发资产税7%。

二是特别贷款制度。东京建立了振兴地方技术的特别贷款制度,高新技术企业可使用低息长期贷款,贷款年限可长达25年,利息优惠10%;东京还专门成立了小企业金融公库,对高新技术小企业发放年息仅2.7%的特别贷款。

三是项目补贴。东京政府在选择支持项目时,有严格的选审标准,并倾向于日本原来薄弱的基础性原创领域;国家资助高校研究者“共同”开发的成果,个人可得专利收入50%—80%;政府还鼓励产业界与高校建立“共同研究中心”,由科技厅专款补贴。近年来,东京供高科技小企业上市的OTC股票交易市场发展势头较好,交易量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众多高科技小企业迅速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

4.优化科研资源配置

对东京都内大学、研究机构等科研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总体基础研发能力。

一是建设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如成立独立行政法人性质的机构——健康长寿医疗中心,发挥科研组织协调作用。

二是加强协同创新。如设立了东京首都大学政策提案发布会,成立东京生物标记创新技术研究组合“门”(类似于我国的创新联盟)等,强化大学、研究机构与政府间协作。

三是加强科学普及和合作培训。采取举办东京不可思议科技节、成立东京理科女子探险队、向市民公开部分科研内容、在中学教育中加入科技实践课程、设立专门的科技高中、组建“超级科学高中联盟”等方式,培养社会各阶层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关心。

5.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研究

一是为先进技术提供实验空间。活用东京都地区的各类场所环境,让企业、科研机构试验在汽车燃料、地震防灾、污泥焚烧等领域的各项先进技术。二是加强技术预见。精心绘制每一个城市课题的“技术路线图”,对环境、能源、危机管理等重点领域,还将绘制“课题地图”,明确战略和路径。三是推进科研成果转移与应用。一方面,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围绕重点领域启动一批“都市机能活用型”产业振兴项目,每年举办产业交流展、危机管理产业展等国内高级别的交易会,促进产业技术的尽快商品化、服务化;另一方面,成立东京都知识产权综合中心,帮助中小企业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知识产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