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县文物胜迹及农业发展情况分析

成县文物胜迹及农业发展情况分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成县志》记载,至1985年幸存于世的文物胜迹中,原始社会文化遗址20处,古遗址10处,名胜古建筑16处,古墓葬13处,碑碣74块。劣势(表17)表17成县发展的劣势分析制约因素及潜力分析——农业方面:①成县目前农作物主要以核桃为主导产业,以草畜、蔬菜、中药材、精品鲜果、蚕桑、烤烟六个区域性产业为副共同发展(如图9)。

成县文物胜迹及农业发展情况分析

1.成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表16)

表16 成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续表

续表

2.成县发展的优势、劣势、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分析

(1)优势

①区位优势:成县北距丝绸之路重镇天水110公里,西北距兰州380公里;东北距西安368公里、宝鸡200公里;东南距张良庙240公里、汉中300公里;西南距武都146公里、距九寨沟390公里,处于兰州和西安—麦积山(天水)—文县—九寨沟(四川)的黄金旅游线上。省道205线(江武公路)自东北向西南横穿县城。随着天宝高速公路、天水—定西至兰州高速公路的贯通,成县已被国家列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并且成县在甘、陕、川三省交会的“金三角”地带,南倚成渝经济圈,东连关天经济区,北靠兰州新区,西接大九寨旅游经济圈,地处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和旅游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上。因此区位优势愈来愈明显,规划建设中的天(水)—十(堰)经成县高速公路、成(县)武(都)高速、兰渝铁路、陇南支线和民用机场的相继建成开通,使交通便利条件大为改善。也为进一步开发生态旅游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②资源优势:境内有一江三河之利。成县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上游,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天然林比较集中,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1.3%。铅锌、黄金富余,山川屏蔽,陵谷藏珍。降水、日照可敷土产之需,米谷、蔬果可调众口之异,山川兼南秀北雄之美,气候无酷暑严寒之虞。据《成县志》(文物胜迹)记载,至1985年幸存于世的文物胜迹中,原始社会文化遗址20处,古遗址10处,名胜古建筑16处,古墓葬13处,碑碣74块。馆藏文物633件。此外,还有国内现存三十七处“草堂”中历史最久之一的杜少陵祠,国家级重点文物保单位《西狭颂》《耿勋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挺碑》,久负盛名的高台鸣凤,品位极高的五仙山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被称为活化石的甸山白皮松古树群,传承古今和奇谲绝妙的“香洞流泉”,县内第一山泥功山,“奇峰耸翠,状若鸡首”的鸡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山水自然景观和生态人文旅游资源。

③地域优势:成县的主要生态文化景区都集中在县城周围20公里范围以内,东有泰山庙、大云寺、高峰水库,南有鸡峰山、杜公祠,西有西狭颂、云雾山,北有吴挺碑、浪沟峡、泥功山等,而且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交相辉映。县内自然资源组合颇佳。如杜公祠古朴幽雅的祠堂建筑和碧波荡漾的青泥河、峭壁险峻的飞龙峡口浑然一体;西峡的深潭清流、幽谷古栈、半壁摩崖石刻相得益彰;鸡峰山不仅峰奇林密,而且是甘、陕、川三省的宗教名山,宗教建筑群气势恢宏、庄重典雅,和周围景色相契相和。这些良好的自然地域景观组合可以充分发挥生态文化资源的集聚效应,大大丰富开发的内容,有效提高对外界的吸引力,并且资源之间的空间竞争性较小,互补性较强。

④文化优势:成县有三千九百年区域文明史,县内已发掘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原始社会文化遗址20处,还拥有1842年历史的西狭颂,800多年历史的杜公祠、吴挺碑和裴公湖。而且此地至今文风犹盛,名家书法作品享誉国内外,同谷书画院、天一艺术馆等高品位文化设施省内各县少有,文化向来作为资源开发的灵魂,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成县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所在。一是西狭颂——是闻名中外的国之瑰宝,二是杜公祠,三是吴挺碑。

(2)劣势(表17)

表17 成县发展的劣势分析

(3)制约因素及潜力分析

——农业方面:

①成县目前农作物主要以核桃为主导产业,以草畜、蔬菜中药材、精品鲜果、蚕桑、烤烟六个区域性产业为副共同发展(如图9)。核桃种植目前基本覆盖全县,但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对核桃树的综合管理,受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作为核心产业,核桃并没有起到支撑作用。油牡丹作为新油料品种培育初具规模,在王磨、红川、二郎、陈院等乡镇种植,农民种植油牡丹主要依靠成县泽源特色产业有限公司(牡丹油)回收,企业因土地流转问题,缺乏资金,缺乏晾晒大棚,缺乏油料加工厂,无法按承诺收回所有油牡丹,造成资源浪费,也削弱了农民的种植信心。养殖场主要以家禽为主,受市场波动太大,目前已有大型养殖场面临倒闭。中药材种植主要以桔梗、苦参、防风、党参天麻金银花、猪苓等中药材品种为主,没有开展道地药材认证,也没有建设道地中药材基地。

图9 成县种植主要农作物情况分布图

专栏一:现代农业产业化,就是要实现农业“七化”

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用发展市场经济的思路,增强农业的资源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农业尽快成长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产业,一个有活力的产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七化”,即:产业性质商业化、产业形态系列化、产业组织企业化、产业运行规模化、产业动力科技化、产业发展可持续化、产业服务社会化。(www.daowen.com)

1.产业性质商业化。现代农业产业化,要求打破以自给半自给为主的农业传统发展格局,彻底改变现阶段市场农业的边缘地位,尽快实现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由自给农业转向市场农业。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要以农业的经济效益、农业的盈利能力,作为检验运行效果的最终标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就是要用发展现代工商业的思路,来发展农业。

2.产业形态系列化。现代农业产业化,要求打破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脱节,过分偏重于生产环节的农业传统发展模式;根据农业的产业特性和运行规律,着眼于提高整个农业体系的综合功能,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一体化管理。因此,现代农业产业化,把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农业功能的重要带动力量。

3.产业组织企业化。现代农业产业化,可以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但它对农业产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看重的不是家庭经营,而是企业化经营。现阶段以小农经营为基础的家庭经营,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农业的生产环节,将自给性消费当作农业经营的首要目标,将市场农业放在余量和边缘地位。因而,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的存在,不仅妨碍农业产业组织的企业化,也不利于农业产业形态的系列化和产业性质的商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要求加强对农户家庭经营的改造,加快农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促进农业微观组织企业化。近年来,各地农业组织形式的创新蓬勃兴起,如“公司+农户+基地”、大中型工商企业进军农业、发展工厂化农业,等等;在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应予积极鼓励。

4.产业运行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要求打破传统的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的格局,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说到底就是一个四元有机组合:发达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效的组织方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农业运行的规模化,有利于加快上述四方面的实现,节约其实现成本。农业运行的规模化,也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效益。当然,农业运行的规模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农户规模经营,在农户分散经营基础上的区域规模经营,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都是实现农业运行规模化的重要形式。

5.产业动力科技化。现代农业产业化,把科技进步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当然,这里的科技进步,不仅包括农业生产层面的,还包括农业产前、产后层面和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如农产品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甚至农业营销方面的科技进步。当然,在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追求科技进步有一个基本的前提:促进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竞争力的增强。

6.产业发展可持续化。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要求增强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但是,这种“增强”,应该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现代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传统发展模式之间,一个重要区别就在这里。

7.产业服务社会化。适应农业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的需要,通过发展专业性合作组织等措施,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加快发展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②农产品转型升级要靠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实现品牌化和规范化生产。目前龙头企业有7家,农业合作社有704家,但规范化经营的合作社只有10家左右,很多合作社挂牌套补贴。合作社需要完善做大,经营农户需要资金支持。若多几家甘肃鑫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药材)这样规模的合作社,则产业的带动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③农民缺乏专业的科技培训,没有形成发展家庭农场、专合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识,在未来要盘活农村“三资”(资源、资产、资金),激活农民“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形成先行先试改革典型模式,为全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改革发展培育示范样板。

——工业方面:

①成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开发已达30余年,铅锌采选冶企业较多,分布面广,但受成县鸡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过大等因素制约,矿产资源赋存区与鸡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重叠问题十分突出,矿产后续资源和矿业发展后劲不足,项目建设选址落地难。由于成县有色金属产业是全县工业经济的重点产业,建筑建材石材开发是成县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内的黄渚、王磨、镡河、宋坪等乡镇境内的资源开发强度直接影响成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像高新技术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和现有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由于土地、融资、人才等方面的压力,无法在短时间内替代以资源型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第二产业出现断层。

②矿产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利用。一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没有形成铅锌采选冶等深加工产业链条;二是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进展缓慢,厂坝铅锌矿三证合一至今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毕家山铅锌矿区资源开发整合工作至今尚未启动实施;三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铅锌尾矿、采矿废石没有综合利用发挥效益;四是铅锌矿山点多面广规模小和小选厂过多且设备工艺落后,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低;五是绿色矿山建设滞后,采矿废石、渣土随意倾倒堆存水土流失等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③工业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用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省上给成县的建设用地规模有限,基础设施建设已大量占用指标,导致可以供给工业项目建设的用地数量十分有限,工业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建设。此外,中小工业企业融资难,目前虽然成立了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但由于手续多,要求高,致使大部分小微企业难以达到担保公司的要求,迟迟贷不到款,另一方面却存在银行大量资金积压,放贷难的问题,这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方面:

①虽然交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宽带城市与无线城市建设、物联网应用、三网融合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这导致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水、热、电、气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方面欠账较大,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②由于教育水平、薪资报酬、区位条件、落地企业状况,导致人才流失,科技创新跟不上,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较低,面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士、特困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不强。

电子商务供给有待培养。一是因农民涉及电商的产品大多是原始产品,在储存、运输方面都存在局限性,未能经过加工形成品牌,溢出效益低。二是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已经比较陈旧,要想提高竞争力,还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个性化和特色性产品。三是大多企业仍然试图完全照搬城市市场推广的经验至农村市场,其效果自然也是大打折扣。四是由于电子商务这块专业人员的缺乏以及相关统计数据滞后,无统计体系,导致各种相关数据无法掌握,难以有效地对电子商务发展给出客观评价,难以有效地对电子商务实施给予具体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