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培训效果:创新举措与改进方式

提升培训效果:创新举措与改进方式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访问学者则结合国家、集团政策和计划,选派在职人员赴国(境)外进行访问研究,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秉承优势互补、面向未来的原则,与多家航空院校和地方名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技术研究与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并取得成就。中航工业成飞积极承办行业、省市的技能大赛,组织赛前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通过竞赛活动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技能大赛成绩呈上升趋势。

提升培训效果:创新举措与改进方式

(一)推进新员工快速成长,实施“新员工三年培养计划”

采取入职培训、岗位实践、轮岗锻炼、传帮带等手段,通过适应期、学习期、成长期三阶段实施“新员工三年培养计划”,使其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本岗位核心工作的合格员工。

适应期解决新员工对企业、环境和岗位的认知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完成其职场人的角色转变;学习期解决本岗位基本知识技能、专项知识技能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问题,完成其岗位人的角色转变;成长期主要提升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职业技能,并初步帮助员工锚定职业发展方向,完成其企业人的角色转变。

为达成“知识技能提升”与“心理契约加深”的两大目标,企业为新员工配备“双导师”和“双工作组”。“双导师制”即岗位师傅和指导老师,岗位师傅专注于新员工知识技能的提升,指导老师专注于新员工心理契约的建立。“双工作组制”即职业发展组与技术技能组,分别由单位的党委书记和技术副职担任组长,由单位的干部、专家组成。职业发展组定期组织新员工集体座谈,实施新员工核心素质评估,为新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方面的帮助与支持。技术技能组审定、指导新员工轮岗锻炼、岗位技能学习、个性化综合能力提升等计划的实施,为新员工提供与能力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培养资源。

(二)充分利用出国学习渠道,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从落实“技术领先、管理卓越的世界一流航空制造企业”愿景出发,强化与航空科技发达国家的交流,通过出国留学访问学者以及短期专项技术培训等项目渠道,加强公司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出国(境)留学主要结合国家、集团公派留学政策和计划,选派在职人员赴国(境)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访问学者则结合国家、集团政策和计划,选派在职人员赴国(境)外进行访问研究,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短期专项培训主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培训计划,选派在职人员赴国(境)外针对某一专项技术或业务进行短时间的培训。

(三)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www.daowen.com)

按照大专业集中办班、小专业零星送培、科研项目针对性培养等方式,通过校企合作,每年培养研究生数十名。目前,累积培养工程硕士700余人。

秉承优势互补、面向未来的原则,与多家航空院校和地方名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技术研究与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并取得成就。

在人才培养方面,利用航空制造定制班进行“准员工”培养。从2012年开始,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航空特有工种和专业方向开设定制班,共同开发课程、实施教学,并制定专门管理办法对优秀学生实施激励,企业优先录用定制班学生。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双方共建、共用校内外相关实训基地、技术应用培训中心,实现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培训资源的相互共享,减少重复投资和建设。企业为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参观、实习提供场所并进行授课与指导。

(四)搭建平台,以赛促训,通过实验室和竞赛活动培养、选拔优秀人才

为实现技术领先和全员能力提升的目标,大力培养、打造“领军人物”引领专业发展,通过建立专业实验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使其成为技术攻关、传承技艺和培养人才高度融合的场所,形成成飞特色的“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树”,探索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拔、培养人才。

大力开展技能比武和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中航工业成飞积极承办行业、省市的技能大赛,组织赛前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通过竞赛活动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技能大赛成绩呈上升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