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品经济在回鹘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商品经济在回鹘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世纪中叶回鹘西迁河西后,进入了半定居、半游牧状态。因受到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周围农耕业的影响,回鹘人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汉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始了农业生产。河西地区土地肥沃,水利灌溉便利,良好的自然条件,给回鹘的畜牧业、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沙州回鹘的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和手工业。当时回鹘手工业产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式样别致精巧,招人喜爱。

商品经济在回鹘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9世纪中叶回鹘西迁河西后,进入了半定居、半游牧状态。因受到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周围农耕业的影响,回鹘人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汉人农业生产技术,开始了农业生产。河西地区土地肥沃,水利灌溉便利,良好的自然条件,给回鹘的畜牧业、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这里除种植小麦大麦青稞、稻谷、芝麻、粟、豆、黍、棉、麻、桑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外,还适宜种植各种蔬菜、瓜果。人们还用骆驼代替人力耕种,用水碾代替人力杵臼。史载甘州回鹘统治区内,农牧兼宜,但总体上以农业为主,农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回鹘采用了河西地区先进的工具,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回鹘西迁之前是居无定所,随水草流移的游牧民族,除主要从事畜牧业外,还兼营狩猎。回鹘畜牧业中以产马最为著名。马既是回鹘人的生产资料,也是回鹘人的生产果实。《唐会要》记载:回鹘、拔野古、同罗、仆固、思结、契苾、浑、葛逻禄、拔悉蜜九部各有许多马群聚集于某山某水,马身上都打有各部落的印记,叫作“纳马印”。杜甫曾为回鹘牟羽可汗(759—780年在位)出兵平定“安史之乱”时马比兵多的现象大感惊奇,在《北征诗》中写道:“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鹘。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说明当时回鹘兵每人占用的军马可达两匹。如果按照《旧唐书·回纥传》的记载“丁壮得四千人,老小妇人相兼万余人,战马四万匹”计算,回鹘马就更是多于士兵了。

回鹘生产的大量马匹,除自己使用外,还用于与周边民族的交换。自8世纪中叶回鹘两次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以后,为感谢回鹘人的相助,唐朝每年都用大量的丝绢和茶与回鹘贸易,购买回鹘的马匹。回鹘每年都向唐朝输入马匹,其数目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有十万匹。(www.daowen.com)

沙州回鹘的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和手工业。据《新五代史》记载,“其地出玉、犛、野马、独峰驼、白貂鼠、羚羊角、硇砂、腽肭脐、金刚钻、红盐、罽氎、騊駼之革”,还有金、银、铜、铁器和玉器制造业,用镔铁制成的刀剑特别锋利,还有鞍辔、畜牧产品、药材加工业等。“其可汗常楼居”,由此可知建筑业也有一定发展。

在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回鹘的手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纺织、文绣、冶金、攻玉等至为精巧。《宋史》载回鹘“人白皙端正,性工巧,善治金银铜铁为器及攻玉”[63]。丝织品有兜罗、锦、毛氎、狨锦、注丝、熟绫、斜褐等[64]。回鹘人“善造宾(镔)铁刀剑、乌金银器……其在燕者,皆久居业成,能以金相瑟瑟为首饰,如钗头形而曲一二寸,如古之笄状。又善结金线,相瑟瑟为珥及巾环,织熟锦、熟绫、注丝、线罗等物。又以五色线织成袍,名曰克丝,甚华丽。又善捻金线,别作一等,背织花树”[65]。当时回鹘手工业产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式样别致精巧,招人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