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传统到精准:扶贫治理的转变

从传统到精准:扶贫治理的转变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专项扶贫逐渐成为临夏市贫困治理的常态,部门扶贫体制的横向和纵向整合局限性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市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要求,变传统的“大水漫灌”式减贫模式为“精准滴灌”式减贫模式,实现了对传统贫困治理理念与模式的超越。建立精准扶贫治理体系为各级政府加大对临夏市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奠定了基础。图3-12014—2018年临夏市扶贫资金投入精准扶贫治理体系显著提升了扶贫效率和精准性。

从传统到精准:扶贫治理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前,扶贫开发办公室为临夏市专职负责扶贫减贫的政府机构,减贫脱贫工作尚没有成为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的重大政治任务,缺乏跳出扶贫办抓扶贫的思路。21世纪以来,随着专项扶贫逐渐成为临夏市贫困治理的常态,部门扶贫体制的横向和纵向整合局限性凸显。临夏市扶贫办难以整合各个部门涉农资源和项目,导致帮扶项目和资金分散,扶贫资源和力量存在严重碎片化问题。扶贫减贫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精确性,党政之间、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及市场之间缺乏足够的联动协调、统一谋划,制约了扶贫减贫工作的有序推进。传统政府主导的贫困治理体系缺乏足够的治理能力来应对贫困人口的个体化、分散化问题。减贫和脱贫迫切需要基层政府重新对乡村社会进行整合,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化服务(黄承伟、覃志敏,2015;吕方,20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市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要求,变传统的“大水漫灌”式减贫模式为“精准滴灌”式减贫模式,实现了对传统贫困治理理念与模式的超越。临夏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最艰巨、最紧迫的政治任务,作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紧紧围绕四级联动和三级会议的工作方法,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精兵强将,以硬作风和真情实意,为贯彻落实“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奠定了框架和制度基础。临夏市精准扶贫治理体系由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决策体制、大扶贫资源整合体制、市镇村户四级帮扶联动体系、村级党组织建设、监督考核激励机制等组成。在这套精准治理体系中,临夏市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 农村贫困治理体系、分级负责和动态管理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精准到村和户的帮扶措施。

临夏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始终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班子建设和作风建设贯穿于扶贫开发全过程,形成了组织有力、目标同向、全力以赴、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首先,临夏市各常委、副市长包镇包村抓点督导,四镇均成立扶贫工作站,及时选派57名优秀科级干部担任镇村第一书记、副书记,全面加强镇村组织力量,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精准脱贫工作深入开展。第一书记坚持与村干部同工作共学习,经常进社入户,与群众谈心交心,排忧解难,主持编制村级脱贫计划36份,指导完善贫困户帮扶计划。第一书记充分利用自己见识较广、知识层次较高的优势,紧盯帮扶村存在的最大问题,对标村上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化解不利因素,全面补齐“短板”,积极向上级党组织和选派单位争取相关项目和资金,以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以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赢得群众信任。其次,充分发挥帮扶工作队作用。组建了由大学生村官、包村干部、挂职干部等208人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入驻全市各行政村,实现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在建档立卡、危房改造、扶贫贷款、大病救助、技能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严格落实“一户一干部”的帮扶措施,确保了全市46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联系。

建立精准扶贫治理体系为各级政府加大对临夏市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奠定了基础。2013年以来,临夏市紧紧抓住“三区三州”等中央、省、州支持临夏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切实加大了各类扶贫资金的争取力度和投入力度。从2014年开始至2018年,全市投入各类扶贫资金共计376199.29万元。具体到各年,临夏市扶贫资金不断增加,从2014年的51400.73万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103782.2万元(见图3-1)。在以上的扶贫资金里,专项扶贫资金为39856.84万元,其中中央省级23571.04万元,州级608.8万元,市级15707万元。具体到各年,临夏市专项扶贫资金不断增加,从2014年的4872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2743.4万元。在市级财力只能“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困难情况下,临夏市不断加大市级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2014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15707万元。截至2018年,临夏市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累计20066.2万元,其中2016年2200万元、2017年8419万元、2018年9447.2万元。各类扶贫资金的投入切实有效地保障了临夏市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基本医疗、社会救助、光伏扶贫、旅游扶贫、文化扶贫、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等项目资金,促进了临夏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临夏市农民增收、农业农村社会的发展。(www.daowen.com)

图3-1 2014—2018年临夏市扶贫资金投入

(资料来源:临夏市扶贫办内部资料)

精准扶贫治理体系显著提升了扶贫效率和精准性。临夏市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凸显了贫困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困境。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但却强化了农民的原子化和个体化特征,减弱了脱贫攻坚的效率。临夏市围绕四级联动和三级会议的工作方法、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精兵强将,以硬作风和真情实意落实“六个精准”,使得提前两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