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激发员工创造力的隐形激励方案

激发员工创造力的隐形激励方案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华为在强调分配制度时总是坚持多劳多得。华为激励员工的手段非常多,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强调,人力资源要让华为“遍地英雄下夕烟”。在任正非看来,要想激活员工的创造力,不仅需要价值观,还必须结合完善的薪酬结构以及充分的肯定。一旦“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遭到质疑,隐性激励相对于显性激励对企业和谐氛围的破坏性更强。这就导致很多企业管理者忽视了隐性激励的作用。

激发员工创造力的隐形激励方案

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华为在强调分配制度时总是坚持多劳多得。当提拔干部时,华为坚持从有战略贡献的人员中选拔各级优秀干部。干部获得提拔的充分必要条件:“第一,要能使所在部门盈利;第二,要有战略贡献。如果你不能使这个代表处产生盈利,我们就对你实行末位淘汰;如果你给公司带来盈利,但没有做出战略贡献,我们也不会提拔你。这两者是充分必要条件。现在我们选拔干部,就要慢慢调整结构,从而使之走向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方向。”

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健全的薪酬战略是吸引、激励、发展与留住人才的最有力工具。然而,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由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积累时间很短,再加之企业对这方面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有着严重缺陷,企业薪酬矛盾越来越突出。

要想真正地留住核心员工,就必须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研究发现,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必须达到三个目的,见表6-1。

表6-1 竞争力薪酬达到的三个目的

从表6-1可以看出,要想从根本上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就必须给核心员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企业给核心员工提供的薪酬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该企业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旦企业给核心员工提供了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企业才有可能吸引发展所需的各类核心员工。假设某个企业给核心员工提供的薪酬水平偏低,特别是关键的技术骨干力量的薪酬水平较市场明显偏低,那么,就会导致企业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者流失。而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者流失不仅增加了招聘的成本,同时还有可能给竞争对手培养了人才。而曾经的某些领先技术,极有可能被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超越。

如果不给核心员工提供对外部环境富有竞争力的薪酬,造成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后果是极为明显的,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培训和招聘成本,而且还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另外,企业如果不给核心员工提供对外部环境富有竞争力的薪酬,还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此,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通过实验后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核心员工把另外70%~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

从威廉·詹姆斯教授的发现来看,在实际的管理中,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而薪酬激励又是企业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也是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相对于内在激励,管理者更容易控制它,而且也较容易衡量其使用效果。如果能够真正发挥好企业薪酬对核心员工的激励作用,就能达到企业与核心员工双赢的目的。

华为激励员工的手段非常多,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强调,人力资源要让华为“遍地英雄下夕烟”。究其原因,是因为华为已经形成了能够凝聚近20万人的机制,但凝聚得太紧了,不够活跃,就需要耗散,形成新的活力。为此,任正非用四个方法来激活华为的人力资源,具体如下。(www.daowen.com)

第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作战。瑞典的“瓦萨号战舰”,这里装饰,那里雕刻,为了好看还加盖一层,结果海风一吹就沉没了。战舰的目的应该是作战。所以,我总号召大家去看看《诺曼底登陆》。华为现在不缺乏“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但是缺少战略家和思想家,大家都不愿意“望星空”,都想有实权。而且,以前我们考核体系太具体化,让产生大智慧的人在华为没有地位。为什么这些种子出去也不成功呢?因为缺少大平台,没有土壤,也种不出来庄稼

第二,我们拉长人力资源金字塔顶端时,要看到内生的新生力量,引进外来的“蜂子”,也要以内为主。不给内部人员一种希望,内部人努力就不够。华为公司做事总是喜欢循序渐进,我们在战略决策过程中,要善于转变,未来世界不一定掌握在有资历的人手里,我们要承认年轻人可能有未来,不要总是认为小年轻就不能当上将。我们要发现这种善于学习的苗子,敢于给他们去“上甘岭”打仗的机会,不死就是将军,死了就是英雄。这样让大家恢复信心。

第三,人力资源金字塔基座要异化,改变齐步走。我认为时代给我们的时间最多两年,如果人力资源政策调整不过来,就会面临大量人才流失。这两年人力资源在改革,进步很大。除了今年改革的部门外,没有改革到的部门还在齐步走。抓住时代变革的转折机会,要重新做出人力资源模型,改变齐步走。这次我要在干部大会上讲,一个人在最佳角色、最佳贡献、最佳贡献时间段,要给他最合理的报酬。不同角色有不同时间段,不同专业有不同时间段,不同专业的不同角色也有不同时间段。为什么不让最佳贡献的人在冲上“上甘岭”时得到激励,非要等他老了才给呢?不能给级别,给奖金也行。我们要看到新生事物的成长,看到优秀的存在。

第四,时势造英雄,大时代一定会产生大英雄。我们一定要让公司50%~60%的人是优秀分子,然后在优秀的种子里再选更优秀的苗;中间分子20%~30%。让优秀分子来挤压稍微后进的人,这样他们可能也会产生改变。对英雄也要不求全责备,要接受有缺点的美。我曾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文件批示:“只要过了汶川救灾线,尿了裤子的也是英雄。”有一点点成绩就是英雄,将来才有千军万马上战场。

图6-2 激励管理的两个实施方向

另外,任正非还指出,“薪酬制度就是要把落后的人挤出去,‘减人、增产、涨工资’。今年调整了中基层的薪酬结构,明年开始对高级干部、高级专家的薪酬改革。大数据流量的现实问题将摆在时代面前,两年后,就要开始冲锋了,我们有一支嗷嗷叫的队伍,该我们夺取胜利!”在任正非看来,要想激活员工的创造力,不仅需要价值观,还必须结合完善的薪酬结构以及充分的肯定。

在激励管理中,很多企业管理者热衷于显性激励。在他们看来,显性激励往往更能取得显著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隐性激励在激励效果方面不都是一“隐”就可以起到作用的,甚至还被质疑激励的公平性。

由于隐性激励的“不公开”,导致它的公平性、公正性受到质疑。一旦“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遭到质疑,隐性激励相对于显性激励对企业和谐氛围的破坏性更强。这就导致很多企业管理者忽视了隐性激励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