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谷物库存的特性与迥异之处

谷物库存的特性与迥异之处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5-13中国三大谷物国家期初库存供给贡献比较数据来源:FAO/AMIS数据库。小麦期初库存量由112百万吨下降到75百万吨,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轨迹,且小麦期初库存量年度波动率大,相比,稻米期初库存量一般小于小麦,但近年增长明显。稻米期初库存供应的高比例特性,可以充分说明,中国稻米供给以稳定性为主,而小麦和粗粮则有所不同。在需求方面,中国三大谷物的期末库存对需求的贡献有着更大差异,表明库存的需求作用各不相同。

谷物库存的特性与迥异之处

一定时期拥有一定的储备,这是谷物产业的基本特性。从三大谷物储备来看,在总供给方和总需求方,都是不同的。下面以稻米为主进行基本的对比分析。

(1)稻米库存供给居高不下。从供给角度分析库存量变化,可用基于一定时期(如年度)所拥有的期初库存量来表达。在供给方面,中国三大谷物的初期库存对供给的贡献有着更大差异,表明库存的供给作用各不相同。2000年度到2016年度连续时间序的期初库存量和占总供给的比重数据列于表5-13。

表5-13 中国三大谷物国家期初库存供给贡献比较

数据来源:FAO/AMIS数据库

从供给(总供给)角度看,中国稻米期初库存量是三大谷物中的由第三大谷物变为第二大谷物。在总供给量中,中国稻米期初库存量从2000年度的93百万吨到2016年度增长到97百万吨,期间有一定增长,年度波动率也不尽相同。小麦期初库存量由112百万吨下降到75百万吨,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轨迹,且小麦期初库存量年度波动率大,相比,稻米期初库存量一般小于小麦,但近年增长明显。粗粮期初库存量因供给总量较大而便期初库存量一般也较大,期间粗粮期初库存量从2000年度102百万吨增至2016年度的106百万吨,近年增长速度较快,年度间波动大,多数年份期初库存量中,粗粮是中国三大谷物中第一位的谷物。

在中国谷物期初库存供应中,稻米期初库存供应量占大米总供给的比重,在2000年度到2016年度,一般年份库存占比都在30%以上,期间经历了“高—低—高”的变化过程。相比之下,小麦一般也在30%以上,但近年下降很快,期间经历了“高—低—高”的变化过程。粗粮初期库存占比一般在30%左右,期间经历了类似于稻米的“高—低”的变化过程。稻米期初库存供应的高比例特性,可以充分说明,中国稻米供给以稳定性为主,而小麦和粗粮则有所不同。(www.daowen.com)

(2)期末库存需求。类似于从供给角度分析库存量变化,从需求角度分析稻米期末库存,可用基于一定时期(如年度)所拥有的期末库存量来表达。在需求方面,中国三大谷物的期末库存对需求的贡献有着更大差异,表明库存的需求作用各不相同。2000年度到2016年度连续时间序的期末库存量和占总需求的比重数据列于表5-14。

表5-14 中国三大谷物期末库存需求贡献比较

数据来源:FAO/AMIS数据库。

从需求(总需求)角度看,中国期末库存量中,大米是三大谷物中的第二大谷物,期间有少数年份变成第一大谷物。在总需求量中,中国稻米期末库存量从2000年度的88百万吨到2016年度增长到101百万吨,期间虽然有所下降,但近年增长较快,年度波动率也不完全相同。中国小麦期末库存量由104百万吨下降到87百万吨,总体上呈现下降到上升的变化轨迹,且小麦期末库存量年度波动率大,相比,稻米期末库存量一般小于小麦,但近年来增加较大,稻米库存量超过了小麦。粗粮期末库存量一般较大,期间粗粮期末库存量从87百万吨增至96百万吨,增长速度较快,但年度间波动率更大,多数年份是中国三大谷物中处在第一位的谷物。

在中国谷物期末库存供应中,稻米期末库存需求量占稻谷总需求的比重,从2000年度到2016年度,一般年份都在30%左右,期间经历了“高—低—高”的变化过程。与小麦占比一般在30%以上相比,期间经历了“高—低—高”的变化过程。粗粮期末库存占比一般在30%左右,期间经历了类似于稻谷的“高—低—高”的变化过程,但变化程度小于稻米。稻米期末库存供应的高比例特性,类似于上面的分析,中国以维持稻米需求稳定性为主,而小麦和粗粮则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