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技助力家庭农场发展

科技助力家庭农场发展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中,政府扶持创办科技型家庭农场。2013年3月,旅顺口区第一个“科普与科技型家庭农场”——大连市旅顺口区日源家庭农场在旅顺三涧堡街道挂牌建立。家住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韩家村的农民夫妻牟正治、刘志杰在旅顺工商局注册了大连市旅顺日源家庭农场,成为大连首个拿到营业执照的家庭农场。区委副书记李军、市科协副主席刘国强为这个家庭农场揭牌。

科技助力家庭农场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适用于所有产业发展,农业当然不会例外。这些年政府都在出台很多的政策促使中国的农业向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培训和科技入户下乡,将科技运用到第一生产线上,使农业的产值和质量达到跟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可以并肩的效果。

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科技兴农,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特别是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中,政府扶持创办科技型家庭农场。即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重点,扶持作物经营面积3.33公顷以上,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的经营者,投资参与一些高附加值农产品和畜禽产业,同时,鼓励家庭农场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生产经营。

2013年3月,旅顺口区第一个“科普与科技型家庭农场”——大连市旅顺口区日源家庭农场在旅顺三涧堡街道挂牌建立。家住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韩家村的农民夫妻牟正治、刘志杰在旅顺工商局注册了大连市旅顺日源家庭农场,成为大连首个拿到营业执照的家庭农场。区委副书记李军、市科协副主席刘国强为这个家庭农场揭牌。

农场既有果园子、玉米地2.33公顷,又有饲料场、兽药店、千头生猪饲养场和屠宰场,还有1 000多只鸡、鸭、鹅。家庭农场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牟正治和刘志杰的心事也多了起来,多种经营的特色让农场多了致富门路,但要想让农场办得长远,按照过去的生产方法显然不行。

扩大科普惠农的覆盖面,农村出现什么产业,科普推广就跟踪服务。旅顺口区科协改变过去科普惠农服务站建在村和园区的做法,在全省率先建成了第一家家庭农场科普惠农服务站,建立了与市区联网的科普视频服务点,为科普惠农服务站提供科普挂图、图书、音像制品等科普资源,指导、督促科普与科技型家庭农场有效利用科普资源大力开展科普惠农工作,及时解决家庭农场科普推广运用的断档问题。(www.daowen.com)

“冬季除了要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外,还要加强疫病防控。低温高湿环境易诱发各种疾病,胃肠道疾病多采用补液、止泻、防止脱水和酸中毒的方法对症处理,也可采用药用炭等收敛止泻,进行辅助治疗。”近日,大连市旅顺口区养猪“土专家”蒋秀娥在大连市旅顺日源家庭农场科普惠农服务站为农场成员和前来学习的40多名生猪饲养户传授冬季养猪技术。

为促进日源家庭农场快速发展,旅顺口区科协为农场提供了电脑、打印机和桌椅板凳、书柜以及各类科技书籍和宣传材料。旅顺口区科协还请来市、区相关专家帮助和指导日源家庭农场建设与发展,制订适合的科学发展规划,帮助其准确定位发展项目,避免盲目发展。通过区、街道科协等部门的积极配合协作,利用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以点带面地辐射周边农户,较好地提升了农户的农业科学发展新型模式理念,初步体现出科普与科技型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头作用。

目前,旅顺口区科协已把建立科普与科技型家庭农场作为向农民推广农业新科技,推进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渠道,下发了在全区创建科普与科技家庭农场的方案,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在各个产业中推出更多的科普科技型家庭农场,带领更多的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致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