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简述

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简述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国际会计联合会 1987年 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 13届世界会计师大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到20世纪 80年代, 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较为普遍地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从工资、材料等单项核算扩展到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等大部分会计核算业务,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预测和全面预算、集团财务管理、报表分析、集成管理、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等功能已经发挥作用,信息孤岛、管理割据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善。

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简述

(一 )数据主导阶段(1946年—20世纪 60年代末)

20世纪 50年代,是会计电算化的起始阶段。由于计算机价格昂贵,程序设计复杂,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掌握此项技术,因而发展缓慢,仅限于工资核算等简单项目。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职工薪金,开创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领域的新纪元。随后,通用电气公司将应用扩展到公司的存货统计上。该阶段的应用主要围绕对会计领域的数据统计、整理,利用计算机模仿手工操作,实现数据量大、计算重复次数多的专项会计业务核算工作的自动化,以提高效率,所处理的数据要经过传统会计的进一步加工。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减少了过账、分类、汇总等会计程序上的差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了会计成本,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复杂计算的难度,解决了会计信息及时性问题。这种程度的应用只是对手工会计系统进行了全程仿真模拟,在信息相关性这一重要价值特征上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二 )信息管理阶段 (20世纪 70—90年代初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操作系统的出现,特别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出现,使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会计实务中,开始从单项处理向综合数据处理转变,除了完成基本账务处理之外,开始带有一定的管理、分析等功能。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数据资源共享成为可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公司全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80年代,微型机的日益普及和会计专用机的应用,形成了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硬件成本的不断降低,为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会计电算化出现了普及之势。据国际会计联合会 1987年 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 13届世界会计师大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到20世纪 80年代, 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较为普遍地实现了会计电算化。(www.daowen.com)

计算机硬件技术飞速发展,高性能微型计算机、局域网(LAN)、多用户系统、可视化开发工具开始出现并迅速推广。计算机应用从工资、材料等单项核算扩展到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等大部分会计核算业务,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闭环 MRP、 MRP-Ⅱ已经开始与会计信息相融合而形成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会计信息系统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新思路

信息管理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滞后、输出形式单一、信息含量不充分、时效性差,会计管理功能比较低级,彼此之间无法集成,“信息孤岛”和管理割据现象普遍存在。

(三 )管理集成阶段(20世纪 90年代至今 )

20世纪 90年代初,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ERP)理念的提出,打破了管理信息系统割据的局面。ERP的内涵是打破企业的四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应链,实现供应链管理。这个阶段应用的重点是企业管理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市场信息、战略信息、物料需求计划信息、流程管理信息、会计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等许多方面。信息处理技术飞速发展,导致管理软件的提高和升级频率加快,高性能微型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WAN)、互联网(Internet)、内部网 (Intranet)等网络系统和可视化开发工具已经成熟。会计预测和全面预算、集团财务管理、报表分析、集成管理、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等功能已经发挥作用,信息孤岛、管理割据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