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应用方案

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应用方案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5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应用示范流程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专题数据库建设以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和方法为指南,收集处理京津冀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区县级基础数据;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牧业地区、生态地区、沿海区县,按照全区县域单元、主体功能区、海陆交替区域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专题数据库。

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应用方案

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确立、专题数据库建设、系统建设和京津冀资源环境超载预警及解析系统建设四项内容,如图5-5所示。

(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确立

借鉴业界和学术界成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和方法,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领域和空间布局,充分考虑京津冀三地实际情况,初步制定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和方法,并通过充分实验、专家咨询等手段,形成科学、可行的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和方法。

图5-5 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应用示范流程

(2)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专题数据库建设(www.daowen.com)

以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和方法为指南,收集处理京津冀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区县级基础数据;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牧业地区、生态地区、沿海区县,按照全区县域单元、主体功能区、海陆交替区域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专题数据库。

(3)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建设

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分两个层次建设,第一层次包括县域单元全覆盖的基础评价系统、主体功能区类型的专项评价系统、资源环境损耗的过程评价系统和海域评价系统。其中,基础评价系统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和生态,专项评价分为城市化、农业、牧业和生态地区,资源环境损耗过程评价主要包括资源消耗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标,海域评价系统主要针对沿海岸线地区开发承载情况。各项评价的结果均划分为超载、临界超载和不超载三种类型。在第一层次各项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构建第二层次的“一票否决”式京津冀县级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判定各县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情况,明确京津冀地区超载区域、临界超载区域和不超载区域。

(4)京津冀资源环境超载预警及解析系统建设

对于超载区域,按照超载项内容及数量分为极重警、重警、中警、轻警和无警五个警级,按警级划分超载程度的预警警区。同时,将超载区域按复杂程度由大到小划分为综合型、组合型以及单一型超载三大类警区和若干小类警区。对于轻警及以上超载区域,按严重程度由大到小分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四个等级。

对不同类型超载区域,按照分类预警评价结果和综合预警评价结果,开展单项和综合成因的定量分析,并从自然本底条件,人类开发利用过程和现状,管理和制度等方面,解析造成超载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