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商道准则:坚持诚信经营

中华商道准则:坚持诚信经营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诚信是儒商经营伦理的首要原则。真诚待客,诚实不欺,守信经营,有诺必承,是儒商诚信经营的基本要求。陈嘉庚父亲晚年经营失败,债台高筑达20万元。明代商业中流行“伙计”制度,即出资人聘请一至几位可信赖、会经营的人来执掌企业的经营,合伙做生意。伙计不出资却可以参与分红,出资人对伙计完全信赖,交与他一切经营大权。伙计对出资人也非常忠诚,尽力工作,不贪私利,充分体现了儒商诚信的行为准则。

中华商道准则:坚持诚信经营

诚信儒商经营伦理的首要原则。真诚待客,诚实不欺,守信经营,有诺必承,是儒商诚信经营的基本要求。中国古代的许多经商谚语充分表达了这种诚信精神,像“诚招天下客,信聚八方商”,“忠诚不蚀本,刻薄不赚钱”,“一诺千金”,“童叟无欺”,等等,这些谚语是中国古代商人经商的基本准则,也是他们成功的经验,充分表达了传统商人特别是儒商对诚信的高度重视。

一是诚实不欺。儒商的诚信首要的是诚实不欺,货真价实。明清时期,诚实不欺是晋商的基本美德。近代华商也普遍具有儒商这种诚实不欺的精神。陈嘉庚就是这样一位典型。陈嘉庚父亲晚年经营失败,债台高筑达20万元。虽然新加坡法律规定父债不累及子孙,但陈嘉庚毅然代父偿债,人们交口称赞,陈嘉庚获得了极高的信誉。

二是讲求信用。儒商的诚信也表现在有诺必承,讲求信用,甚至为守信用,牺牲利益也在所不辞。中国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就是这样做的。他的公司的产品畅销台湾岛内外,当内销价格高于外销价格时,别人压缩出口量以增加内销,可是他却宁可减少巨额利润,仍遵守客户供货合同。当外销价高于内销价时,许多公司削减内销增加出口,但王永庆仍然照顾岛内顾客的需要。虽然经济上收入少了,但树立了公司的信誉,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日本现代企业之父,“论语算盘”经营思想倡导者涩泽荣一也说“信用重于资本”。他认为,“一个人的资本是有限的。与其依靠有限的资本,更重要的是活用无限的资本。何谓活用无限资本的资格?此即信用”。[47]要指出的是,儒商的信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承诺、人格保证。它不需要契约约束,只要口头作出了承诺,就要以人格担保义无反顾地去执行。他守信用不是怕违约受惩罚,也不仅仅是为了以信用来谋求更好的赚钱条件,而首先是一种应该守信的道德信念。(www.daowen.com)

三是诚实相待。对合作伙伴的诚实相待是儒商诚信的重要体现。儒商从儒家性善论出发,强调以心换心,将心比心。自己以诚信待人,也相信别人必以诚信回报。明代商业中流行“伙计”制度,即出资人聘请一至几位可信赖、会经营的人来执掌企业的经营,合伙做生意。伙计不出资却可以参与分红,出资人对伙计完全信赖,交与他一切经营大权。伙计对出资人也非常忠诚,尽力工作,不贪私利,充分体现了儒商诚信的行为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