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结构探析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结构探析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解答上述的疑虑,就要分析企业文化的结构。为科学准确地阐述企业文化的结构,本书把企业文化划分为3个层次,即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企业风气既包括许多企业具有的良好风气,如团结友爱之风、开拓进取之风等,也包括一个企业的独特风气,如大庆油田的“三老四严”作风,海尔的“快速反应,立即行动”。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中的各项“正式制度”,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化。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结构探析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同时也是其文化活动的表现,而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又直接影响企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本书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行为方式的总和。例如,著名的惠普公司的管理理念就包括“走动式管理、目标管理、开放式管理、公开交流”等四方面的内容。又如,同仁堂就秉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价值观,因此保证了金字招牌300多年屹立不倒。再如,福特公司就以“促成社会的进步,创造舒适的产品和环境,致力于世界的发展”作为其进入新世纪的企业理念。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包含哪些具体的要素,各要素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些要素又是如何组织在一起并发挥作用的。要想解答上述的疑虑,就要分析企业文化的结构。为科学准确地阐述企业文化的结构,本书把企业文化划分为3个层次,即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

1.精神层

精神层是企业领导和员工所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身文化的标识和标准。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精神层包括以下7个要素。

(1)企业最高目标。企业最高目标是企业全体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共同期待和愿望,是企业全体员工凝聚力的焦点,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对员工进行考核与实施奖惩的主要依据。它体现了企业领导者及全体成员的追求层次和理想抱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2)企业哲学。企业哲学,也称为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领导者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在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遵循的思想方法、基本信念,是处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例如,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对企业发展规律有着深入的思考,提出“造物之前先造人”的经营哲学,不仅为公司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整个企业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3)企业宗旨。企业宗旨是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及其对社会的承诺,体现了企业所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对内,企业要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使全体员工生活福利待遇不断改善与提高;对外,企业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提供社会满意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步做出贡献。例如,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坚持“以服务顾客为经营目标”的宗旨,赢得了飞机制造业的龙头地位。

(4)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有意识地在全体员工中倡导、培养的优良精神风貌,是对企业现有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及倡导的结果,是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实践所体现出来的。如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王府井百货的“一团火精神”都被广泛传播和推崇。

(5)企业伦理和道德。伦理道德与制度虽然都是行为准则和规范,但制度具有强制性,而伦理道德是非强制性的。一般说来,制度解决是否合法的问题,伦理和道德解决是否合理的问题。道德的内容通常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三部分。企业伦理和道德就其内容结构来看,主要包含了调整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三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例如,IBM公司的商业道德——“不批评竞争对手的产品,不破坏竞争对手已签订的订单,不许贿赂”,不仅获得了广泛的赞颂,而且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道德形象。(www.daowen.com)

(6)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内部管理所依据的人性假设、管理原则和管理模式用于回答如集权与分权、效率与公平、开放与封闭、宽与严、竞争与合作、工作导向与关系导向等带有根本性的管理思路的倾向性。例如,通用电器公司的管理理念“大公司的形象,小公司的管理”,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大企业的弊端,包括组织结构调整、人际沟通、鼓励争论、实行无边界管理等。

(7)企业风气。企业风气是企业及其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普遍性的、重复出现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心理状态,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在员工的思想作用、传统习惯、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是影响整个企业生活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企业风气既包括许多企业具有的良好风气,如团结友爱之风、开拓进取之风等,也包括一个企业的独特风气,如大庆油田的“三老四严”作风,海尔的“快速反应,立即行动”。

2.制度层

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指对企业及其成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中的各项“正式制度”,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制度层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一般制度。一般制度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这些成文的制度及约定与不成文的企业规范和习惯,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起着约束作用,能保证整个企业有序、高效地运转。如人事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奖惩制度、财务制度、生产管理制度、会议制度等。

(2)特殊制度。特殊制度主要指的是企业的非程序化制度,是企业中的一些独有的、个性化的制度。与一般制度相比较,其更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例如,海尔的日清日高制度。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必然有多种多样的特殊制度,企业文化贫乏的企业,在这方面往往比较薄弱。

(3)企业风俗。企业风俗是指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沿袭、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行为习惯、节日、活动等。如越野赛、拓展训练营、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技能大比武等。它与一般制度、特殊制度不同,企业风俗不表现为准确的文字条目形式,也不需要强制执行,完全依靠习惯、偏好维持。企业风俗可以自然形成,也可人为开发。一种活动习俗一旦被全体员工所共同接受并沿袭下来,就成为企业风俗中的一种。例如,中国的新奥集团把元旦这一天命名为“月亮节”,在这一天举行领导与全体员工大联欢,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

3.物质层

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即企业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基础,是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基本标识。企业基本标识主要指企业的名称、标志、标准字和标准色等,是企业物质文化最集中的外在体现。②企业的徽标、旗帜、歌曲等。这些因素中包括了很强烈的企业物质文化内容,是企业文化较为形象化的反映。③企业外貌、建设风格、自然环境等。④企业产品的特色、式样、外观和包装。⑤企业技术及工艺设备特性。⑥企业文化、体育及生活设施。⑦企业的纪念建筑物和建筑造型,如企业内雕塑纪念碑、纪念墙等。⑧企业的纪念品和公共关系用品。⑨企业的文化传播网络,如网站、广告牌、宣传栏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