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金融投资:囤积商品的贮存费用如何降低?

金融投资:囤积商品的贮存费用如何降低?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我们假设由于对供求关系估计错误,而使囤积的多余存储品等于六个月的消费量,那就必须压低价格,使其降低到预期的正常水平以下,使其足以提供多余存储品预计被完全出清前的那段时间的贮存费。因此,一种基本商品价格的这种巨大变动,意味着保存存储品三年的所有贮存费每年不超过20%。

金融投资:囤积商品的贮存费用如何降低?

在一段时间内贮存多余的存储品所需的费用,由以下各项组成:

(1)质量劣化或适应性劣化(由于需求恢复时无法预测所需的精确规格而导致的)的补贴费;

(2)仓库费及保险费;

(3)利息开支;

(4)为防止在贮存期间商品货币价值发生改变的风险以借款方式进行补偿的费用。

第一种因素严重妨碍了许多种商品的存储。易变质商品、时装用品(其中包括很大比例的服装用品),甚至许多钢铁和机器制造业的半成品,除非冒着损失惨重的风险,否则都不能被贮存,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完全停止进一步的生产,直到存储品被出清为止。然而,在某些主要原材料中,这一因素并不重要。

第二种因素总是有所花费的,对于某些存储品有时也很重要,比如石油煤炭。在需求恢复之前,缺乏存储设施往往是贮存石油的一个限制因素;而对煤炭来说,这一困难更为重要,如果不把囤积的存货出清,很快就不可能在矿井中进一步进行采煤。

第三种因素不需要特别说明。

这三种因素是人们通常考虑到的因素。就适合存储的商品而言,它们的总花费每年很少低于6%,而每年10%的话,可以看作是一个正常数字。(www.daowen.com)

如果我们假设由于对供求关系估计错误,而使囤积的多余存储品等于六个月的消费量,那就必须压低价格,使其降低到预期的正常水平以下,使其足以提供多余存储品预计被完全出清前的那段时间的贮存费。例如:如果使物价比预期的正常水平低17%,就可以充分削减新增生产量,使其在两年内将存储品出清,也就是,削减两年平均产量的25%[32],假定按每年10%的费率计算,那么上述讨论的费用就刚好抵消。

但我们还没有讨论第四种因素。关于预期的正常价格以及存储品需要多长时间才会被完全出清等问题,其性质都不是确定的而是猜测的。因此,必须有人承担其中存在的风险。在上面的例子中,必须使价格比预期的正常价格低17%以上,这样才能吸引投机商承担以下风险:贮存期可能比预期的长,而最终价格可能比预期的低。

利润率是促使人们长期以投机的方式大规模囤积商品的必要条件,但是要衡量究竟需要多少利润率是很困难的,不过我相信肯定很高。一种重要商品六个月的存储量,意味着一笔巨额款项,而这类投机活动的可用资本量是有限的。当存储品由于对供求关系的错误估计而被囤积起来,并且经济正处于萧条过程中时,局外投机商就会因沮丧和胆怯而踌躇不前,而专业的商品交易商则会艰难竭蹶。此外,经纪人佣金和其他交易费用也相当可观。因此,我认为,即使在最广大和最稳定的市场上,也不可能让投机商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每年以不到10%的预期利润率进行大规模的交易。对于某些商品来说,还需要更高的报酬率。[33]如果我们把这10%(最低限额)加到先前抵消其他费用的10%上去,那么有两年内无法出清的剩余存储品的存在,将会使价格低于预期正常价格的30%。[34]

我来举两个数值的案例:

(1)1920—1921年间,美国棉花的剩余存储量约为700万包,大约相当于七个月的供应量。如果当时的正常价格为每磅24美分,按此计算,除了在本年度必须贮存的正常存储品以外,剩余的存储品价值将为8.4亿美元。[35]实际上,价格降到了每磅16美分左右,经过三年剩余存储品才被出清,在第三年末价格上涨到了28美分左右。因此,一种基本商品价格的这种巨大变动,意味着保存存储品三年的所有贮存费(包括风险补偿费)每年不超过20%。鉴于在1920年秋,很有把握地预测三年后生产足量棉花的正常货币价格是很难的,因此这种变动的幅度便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三年的棉花平均产量比正常需求低20%左右。如果棉花的价格从未跌至20美分以下,那么棉花产量可能更大,而剩余存储品也许要经过四年才会被出清。在这种情况下,20美分和24美分之间的差额仅够支付利息。因此,棉价必须下跌到足够低的水平才能充分削减生产量,以便出清剩余存储品的时间不至于太长,而不是单纯地浪费宝贵的光阴使投机商预期毛利消耗太多。对于七个月的多余存储量,把棉价压低到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二、把产量压低到正常产量的五分之四并不过分,也完全符合当代商业游戏规则。可以看出,供应条件越没有弹性,产生高额租金的生产所占的比例就越大,而多余存储品所造成的价格下跌幅度也会越大。

新奥尔良棉花交易公司

美国、中国、印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棉花出口国。棉花原产地在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大约在宋朝才广泛传入中国内地。工业革命后,美国也大面积种植棉花,南方的种植园使用奴隶,而北方使用机器,据说这也是南北战争的一个起因。

(2)1920年底,铜的多余存储量达到70万吨左右,相当于八个多月的消费量。[36]据估计,当时的正常价格大约为每磅14.5美分,而在1921年实际价格下跌到每磅11.7美分。但是,如果不采取一致的行动,价格就会跌到更低的水平。铜的生产是在采掘量变化很大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平均价格下跌至12美分,可能会导致当时的产量减少25%左右,而如果价格跌至10美分,产量就会再减少25%。从这些假设(计算细节不作赘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考虑到不同价格水平的产量不同(如果生产没有限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存储品被出清所需要的时长,1921年的价格必须至少降至10美分才能达到平衡状态。事实上,美国的生产商采取了一致的行动。1921年4月,美国的大部分矿山都关闭了,直到1922年才逐渐复工。这样一来,世界产量便减少到正常产量的50%以下,大部分存储品在1921年和1922年被出清,到1922年年底,铜价又回升至正常数字[37]。从1921年初的最低价格11.7美分,上涨到1922年后半年的最高价格14.7美分,考虑到投机商在动荡时期所冒的风险,这一价格的变化过程对他们来说算不上什么不同寻常的净利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