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镇工业与水污染防治:策略与实践

城镇工业与水污染防治:策略与实践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化是以农村经济为主向以城市经济为主转变的关键,工业化过程中可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效率提高,并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繁荣。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已使许多河流严重污染。据城建部门统计,由于污水处理能力明显不足,每年约有80%的城市与工业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城市排放的废污水形成的点污染源是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城镇工业与水污染防治:策略与实践

城市化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进程,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只是追求工业产值比重的提高,忽视劳动力的转移和对农业集约化的促进作用。工业化是以农村经济为主向以城市经济为主转变的关键,工业化过程中可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效率提高,并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繁荣。

根据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60%。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加之居民生活水平和用水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加。虽然城市用水量仅占总用水量5%,但城市化加剧了用水的集中程度,用水很容易超过当地水供给能力。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那些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都面临着城市供水问题。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水资源短缺特别严重。不少以地下水供水为主的城市,因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形成漏斗,使已建供水设施供水能力下降,地下水严重超采还引起地面下沉,造成建筑物和公路的结构破坏。

随着城市用水量的增加,城市废污水排放量也呈增长趋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已使许多河流严重污染。据城建部门统计,由于污水处理能力明显不足,每年约有80%的城市与工业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城市排放的废污水形成的点污染源是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www.daowen.com)

因此,在研究城市发展的同时应统筹考虑城市供水和废污水处理问题,尤其是在黄淮海等缺水地区,目前已经出现了城市用水严重紧张的状况,在城市化率进一步提高时,如何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情况,结合水资源条件与区域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适时地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调整部门间的用水量,安排城市供水水源,缓解城市与农村、城市与生态之间的争水矛盾,是本世纪社会经济发展中着重研究与考虑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