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到新理论的演进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到新理论的演进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典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说是一种垂直理论,可合理地解释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国家之间形成贸易的原因;但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一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国际贸易呼唤新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应运而生。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到新理论的演进

(一)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地理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赋予按照H-O模型,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解释、或者扩展解释,突破了仅将土地、劳动力、资本视为生产要素的局限,赋予生产要素新的内涵。主要理论有:

第一,研究与开发说(R&D说)

研究与开发说将研发及研发所形成的技术作为国际贸易中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格鲁伯(W. Gruber)、弗农(R. Vernon)、麦赫塔(D. Mehta)三人在1967年经过研究提出的。该学说认为,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该种产品中的研究与开发要素密集度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探讨了资金投入与保持技术优势的关系,主张投资于研发,形成新的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存在“丰裕”与“贫瘠”两种状况,技术“丰裕”及领先的国家具有开发新产品与新工艺更强的能力,因而在生产和出口某类高科技产品上占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中占有优势。该理论实质是将投资于研究与开发所形成的技术作为新的驱动力,视为新的生产要素,在H-O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扩展。

第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说将人力资源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基辛(D. B. Keesing)、凯南(P. B. Kenen)、舒尔茨(T. W. Schultz)、贝克(G. S. Becker)对人力资本说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人力资本说认为,人的劳动能力及劳动生产率是可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方式获得提升的,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技能、劳动生产率,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可产生新的比较优势,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往往趋于输出人力技能要素及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型产品或服务。人力资本说在解释国际贸易及国际分工的原因时,引进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概念,即关于对劳动力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的学说。

第三,信息要素说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沿着宏观信息经济学与微观信息经济学两条线发展。微观信息经济学最早是从斯蒂格勒和阿罗入手研究的,研究信息的成本和价格,提出不完全信息理论。威尔金森《信息经济学—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标准》、霍罗威茨《信息经济学》、曾田米二《情报经济学》推动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信息要素说是在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信息这种无形资源在国际贸易中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信息能够创造价值,对信息的利用状况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地位。该理论将信息纳入生产要素,扩展了H-O模型。

第四,机会成本说

1936年,美国经济学家哈伯勒(Gottfried Von Haberler)在对外贸易的理论研究中,引入了机会成本的概念,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的原理,被称为比较成本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Cost)。机会成本的理论认为,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一个单位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产量。在此,该理论并没有做出劳动是唯一的投入要素或劳动是同质要素的假设,也没有假定劳动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唯一要素。哈伯勒由此做出结论: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劣势。

(二)新国际贸易理论

历史上,以比较优势说为核心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针对国与国之间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而进行研究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的增长,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了一种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所描述的情况相悖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时发生在同一产业而不是不同产业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对于同类产品既出口又进口的现象。

古典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说是一种垂直理论,可合理地解释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国家之间形成贸易的原因;但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一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国际贸易呼唤新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应运而生。(www.daowen.com)

第一,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存在进口、又存在出口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理论就是在对这一国际贸易现象的解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分别研究了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及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提出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的可选择性,具有相似禀赋的不同国家之间同一产业之间的贸易能够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获得规模效应,即交易成本更低,效益更大。产业内贸易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令产业及贸易各方受益。

图2-3对产业内贸易理论在规模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贸易利益进行了形象的描述。A,B两国生产与出口的产品是随意的,没有任何比较优势,生产可能性区域向原点凸出,说明具有规模经济,因此,两国进行分工,只需要随意将A国或B国的全部资源均用于生产产品X或产品Y,生产点依然在A、B,消费点却从C点移到C,更加远离O点,这表明福利获得了增加,福利增加的原因就是扩大规模后在更低生产成本基础上形成的交换利益。

图2-3 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利益

资料来源:高成兴,黄卫平,朱立南.国际贸易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由此可见,虽然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在批判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实质上,该理论是对比较利益说的补充,它揭示了李嘉图比较利益说与H-O模型解释初级产品与标准化产品基础上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的合理性,更透彻地解释了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的合理性。

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佛得恩(Verdoom, P. J. )对“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格局进行了研究(1960),巴拉萨(Balassa, B.)分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的制成品贸易(1966)。克鲁伯和劳埃德在《产业内贸易:差异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度量》(1975)提出产业内贸易的依据是规模效应性,产品异质性,需求偏好的相似性与多样性。格雷(Gray)和戴维斯(Davies)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的主要原因。迪克西特(Avinash K. Dixit)与斯蒂格利茨在《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1977)一书中指出,规模效益不是递减而是递增的,建立了迪克西特一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 Dixit-Stiglitz,简称:D-S模型)。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在如上研究成果基础上,将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用于研究国际贸易,合理解释了拥有相同生产要素的国家与地区之间存在国际贸易的内在原因,完善了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新经济地理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形成,经济与区域关系再次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位经济学家开始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赫尔普曼与克鲁格曼《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1985)与格罗斯曼与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和增长》(1991)明确了新地理经济学的方向。克鲁格曼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1991)被则被视为新经济地理学开山之作。克鲁格曼在书中解释了D-S模型的空间意义,将该模型运用于解释国际贸易与地理区域的关系。

新经济地理学的出发点是新增长理论的报酬递增说,同时,引用了多部门理论研究经济集聚的区域理论。新国际地理学的三个主要观点是:1)收益不是递减而是递增的;2)国际贸易不是自由竞争而是不完全竞争的;3)区位与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是零成本而是有成本的。克鲁格曼的研究就是从在研究运输成本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中,注意到了区位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

新经济地理学自身有待不断完善,也有待在应用中对与地理有关的气候、环境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