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内陆港建设借鉴:成都、重庆等城市经验分享

内陆港建设借鉴:成都、重庆等城市经验分享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内陆港建设方面,成都、重庆、西安、郑州等城市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济南国际内陆港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海铁联运,常态化开行往返青岛港等的五定班列。西安市现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即一类航空口岸、一类铁路口岸;6个功能性口岸,即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粮食、肉类、整车口岸。

内陆港建设借鉴:成都、重庆等城市经验分享

国内内陆港建设方面,成都、重庆、西安、郑州等城市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济南国际内陆港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基本的建设发展路径是:主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努力拓展大通道、构建大枢纽、建设大口岸、打造大平台、营造大环境,构筑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综合优势。

1.大通道互联互通

郑州市依托郑州国际陆港,打造郑欧班列中欧陆上国际物流经贸通道,建设境内境外“1+N”多枢纽,拓展延伸中亚、东盟和亚太多式联运物流通道;重庆市依托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形成了4条国际通道,即中欧班列重庆国际贸易大通道、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渝满俄”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渝甬”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成都国际铁路港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交汇点,是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国际陆海联运”走廊的重要载体,依托中欧班列已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西安国际港务区创立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内陆港模式,通过陆铁联运,打造中欧班列向西精品线路。通过海铁联运,常态化开行往返青岛港等的五定班列。推进与广西凭祥口岸、防城港的合作,打通与中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通过与东航、圆通、申通等联手,打通空中物流通道。

2.大枢纽带动开放

郑州市依托区位优势,打造联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多向枢纽,民航、铁路、公路“三网融合”和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国际陆港)“四港联动”的集疏运体系基本形成;重庆市以“1+3”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体系、开放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重要支撑打造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形成辐射内陆地区、联通全球市场、要素集聚辐射作用明显的国际物流分拨体系;成都国际铁路港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提出的“要强化网络和拓展网络,利用蓉欧快铁这张名片,打造蓉欧枢纽”,建设立足内陆、承东启西,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国际内陆第一港”;西安国际港务区四度写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

3.大口岸功能完善(www.daowen.com)

郑州市现有国家一类口岸2个,即一类航空口岸、一类铁路口岸;功能性口岸9个,即进境水果、肉类、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澳洲活牛、汽车整车、国际邮件、进境粮食、药品进口口岸。重庆市现有国家一类口岸4个,即一类航空口岸两个、一类铁路口岸、一类水路口岸各一个;功能性口岸8个,即汽车整车、冰鲜水产品、水果、肉类、澳大利亚肉牛、食用水生动物、木材、粮食口岸等。成都市现有1个国家一类口岸,即一类航空口岸;4个二类口岸以及7个功能性口岸,即种苗、药品、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粮食、整车指定口岸。西安市现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即一类航空口岸、一类铁路口岸;6个功能性口岸,即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粮食、肉类、整车口岸。

4.大平台集聚高效

郑州、重庆等市均成立了国有独资的内陆港集团公司,负责内陆港的投资建设,同时根据实际业务情况由内陆港公司成立独资、控股或参股的子平台,负责内陆港招商、运营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和业务拓展。

5.大环境促进发展

一是宽松的政策环境,出台加快内陆港发展的相关政策及相应实施意见,吸引国内外优质物流企业入驻,引导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二是良好的法制环境,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减轻企业负担、解决物流企业发展难题;三是优质的营商环境,通过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改善通关环境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和安商惠商亲商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