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把握好市场作用:宏观调控的关键

把握好市场作用:宏观调控的关键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常态下搞好宏观调控,必须以这一论断为指导,尊重市场、敬畏市场,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要把握好度。这一目标是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庄严政治承诺,决定了未来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经济增速换挡不失势,给未来的经济增长划定了“底线”。也就是说,当前中国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把握好市场作用:宏观调控的关键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体制机制性矛盾较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重中之重无疑是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重大理论突破。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这一表述上的重大变化,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理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新常态下搞好宏观调控,必须以这一论断为指导,尊重市场、敬畏市场,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要把握好度。

一是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调控。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应坚持把市场化、法制化作为行动指南,开启宏观调控实践的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表明,要想减小经济周期波动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通过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及时补位,而非与市场争位,实现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宏观调控依法而行也是应有之义。新常态下搞好宏观调控要求,凡是法律有规定的都要按照法律规定办,通过行政体制“放管服”改革,减少政府审批、行政干预的发挥余地,降低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

二是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当前,中国提出要改变过去的唯GDP论,不以GDP论英雄,但“十三五”规划明确,2020年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是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庄严政治承诺,决定了未来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经济增速换挡不失势,给未来的经济增长划定了“底线”。2016年中国GDP增长在6.7%左右,意味着未来4年年均增长至少达到6.43%,就可以实现上述GDP翻一番的目标。这既减轻了稳增长的压力,也有利于更好地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未来,适当下调经济增速目标,符合经济新常态的客观规律,也符合五大新发展理念(表4-10)。

表4-10 政府预期目标:年度GDP增长率(www.daowen.com)

(续)

资料来源:Wind。

三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导向。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仍有机会、有潜力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但是,强调经济增长并非不要生态环境、不顾资源约束、不管民生改善,这不符合现代经济运行要求,也不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只包括更高的收入,更包括干净的水、安全的食品、新鲜的空气。也就是说,当前中国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应当体现这一要求,不是仅仅关注经济增速、通货膨胀就业增加那么简单,这是其与传统宏观调控的重要区别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