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跨国公司的短板及其应对策略

中国跨国公司的短板及其应对策略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差距的存在也与中国跨国公司自身存在的不足直接相关。不可否认,一些中国跨国公司对技术、品牌、销售渠道等高级要素的需求是迫切的,这从中国跨国公司大手笔的跨国并购可见端倪。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快速成长,大量中国企业成长为中国跨国公司。但从国际分工地位上看,中国跨国公司并未跃升至第二层级,这说明一国的经济规模的扩张并不必然导致强大的世界级跨国公司的出现。

中国跨国公司的短板及其应对策略

中国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差距的存在也与中国跨国公司自身存在的不足直接相关。中国跨国公司中,虽有华为、中兴、联想等杰出的企业,但大多数未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国有企业,企业“官本位”的弊端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国有产权代表、经理人员不是向企业发展负责,而是向上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这种国企特有的制度决定了一些企业经理人往往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考虑一时的“政绩”。其运作方式,内部的管理体制,不是按照市场规律和现代企业的要求,而是按照行政机关的模式来进行,习惯于垄断经营,不善于在市场上公平竞争,也不善于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此外,一些国有跨国公司限于垄断性利润的获取,民营企业实力不足,对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等高端要素的培育不重视,限制了其竞争力的提升。不可否认,一些中国跨国公司对技术、品牌、销售渠道等高级要素的需求是迫切的,这从中国跨国公司大手笔的跨国并购可见端倪。但是,一些企业跨国并购后,忽视了对资源的有效整合,整体管控力弱,而且仅靠从外部并购的方式获取高端要素,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有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开启了工业化发展浪潮,我国企业积极加入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发展,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快速成长,大量中国企业成长为中国跨国公司。但从国际分工地位上看,中国跨国公司并未跃升至第二层级,这说明一国的经济规模的扩张并不必然导致强大的世界级跨国公司的出现。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地位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在全球生产网络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这种地位的落差既是两者所处的成长阶段不同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造成的,同时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及中国跨国公司自身的原因相关。当前,在全球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外需乏力和内需不足使得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着巨大压力。因此,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需要中国跨国公司有所作为,在全球更大范围聚集优势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中高端制造和服务环节,并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中积极布局,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有利位置,构建中国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这也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部战略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内外部均衡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战略选择。(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