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定量控制法:如何最低化库存成本?

定量控制法:如何最低化库存成本?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量控制法,又称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降低到一定的水平(订货点)时,按照已经计算好的固定数量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采用定量控制法,必须预先确定订货点和订货批量,既要满足客户的库存需求,又要使总成本最低。2)订货批量的计算在定量控制法中对每一个具体的品种而言,每次订货批量是相同的,所以,对每个品种都要制定一个订货批量,通常可以经济订货批量作为订货批量。

定量控制法:如何最低化库存成本?

定量控制法,又称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降低到一定的水平(订货点)时,按照已经计算好的固定数量(一般以经济订货批量EOQ为标准)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马上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批量发出货物订单,经过一定的时间收到货物,库存水平上升,如图4-17所示。采用定量控制法,必须预先确定订货点和订货批量,既要满足客户的库存需求,又要使总成本最低。

图4-17 定量控制法示意图

1.订货点的确定

订货点在库存控制理论中是一个决策变量,是控制库存水平的关键因素。如果订货点取得过高,会导致库存量过大,占用资金多,库存费用高;如果取得太低的话,则可能导致缺货损失。因此,订货点要合理确定。

1)影响订货点的因素

(1)订货提前期。它是指从发出订单到所订货物运回入库所需要的时间,该值的大小取决于路途的远近和运输工具速度的快慢。

(2)平均需求量。它表示库存消耗的快慢。

(3)安全库存。物流企业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需求发生变化、货订不到、运输中断等,而设置的库存量。

2)订货点的计算

(1)在需求或订货提前期确定的情况下,不需要设安全库存,订货点公式如下:

订货点=订货提前期×日平均需求量

其中:

日平均需求量=全年需求量÷360

订货点公式中,订货提前期按照天数计算,也可以按周、月计算,那么平均需求量也要相应改为周或月的需求量。

例如,已知某仓库每年出库某货物18000箱,订货提前期为7天,求订购点。

解:订货点=7×(18000÷360)=350(箱)

(2)在需求或订货提前期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安全库存,并且需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安全库存量,因此,订货点的确定就较为复杂,一般公式如下:

订货点=(平均需求量×最大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

其中:

安全库存=安全系数×√最大订货提前期×需求变动值

上式中,安全系数可以根据缺货概率查表4-9得到。

表4-9 安全系数表(部分)

最大订货提前期是指超过正常的订货提前期时间,一般按天数计算,也可按周或月计算。需求变动值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第一,在统计资料期数较少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yi——各期需求量实际值;img——各期需求量实际均值。

例如,某货物在过去三个月中的实际需求量分别为:1月份126箱,2月份110箱,3月份127箱。求该货物需求变动值。

第二,在统计资料期数较多的情况下,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2——随统计资料期数多少(样本多少)而变动的常数,如表4-10所示。

表4-10 随统计资料期数而变动的d2

例如,某仓库中某货物某年各月份需求量实际值见表4-11,最大订货提前期为2个月,缺货概率根据经验统计为5%,求该货物的订货点。

表4-11 某货物某年月需求量

解:平均月需求量=2052÷12=171(箱)

缺货概率为5%,查表4-10得:安全系数=1.65

统计资料期数为12,查表4-11得:d2=3.258

结论:当该货物的库存量下降到356箱时就应该发出订货。

2.订货批量的确定

在定量控制中,还需要确定另一个重要的决策变量即订货批量。订货批量是指一次订货所订的货物数量。订货批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库存量的高低,还直接影响货物供应的满足程度。订货批量过大,虽然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会导致库存量增大,库存费用增多,成本增加;订货批量太小,虽然能够降低库存量,但难以保证满足用户的需求,可能导致缺货损失。因此,订货批量也应该适度。(www.daowen.com)

1)影响订货批量大小的因素

(1)需求速度。需求速度越高,说明用户的需要量越大,因此订货批量也越大。

(2)经营费用。主要包括订货费用和储存费用。一般经营总费用低,订货批量就可能大;反之,订货批量就可能小。在确定订货批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发生的各种费用,根据使总费用最小的原则来确定最经济的订货批量。

2)订货批量的计算

在定量控制法中对每一个具体的品种而言,每次订货批量是相同的,所以,对每个品种都要制定一个订货批量,通常可以经济订货批量作为订货批量。

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模型就是通过平衡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确定一个最佳的订货数量来实现最低总库存成本的方法。通过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所求得的最佳订货数量就是经济订货批量。

根据需求和订货到货间隔时间等条件是否处于确定状态,EOQ模型可分为确定条件下的模型和概率统计条件下的模型。由于概率统计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比较复杂,在此只介绍确定条件下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1)理想的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理想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在所有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中是最简单的一个,理想EOQ模型是建立在以下假设条件的基础上:

①只涉及一种产品;

②年需求量可知;

③需求率为常数;

④存货价格不变,不存在相关的折扣问题;

⑤生产提前期不变;

⑥各批量单独运送接收。

理想的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经济订货批量;

R——需求速度;

K——每次订货费用;

h——单位货物单位时间储存费用;

C——货物单价;

H——单位时间储存费率。

例如,某仓库A产品年需求量为16000件,单位产品年保管费为20元,每次订货费用为100元,求经济订货批量。

解:

注意:采用这种方法确定的订货批量,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调整,使其尽可能接近一个包装单元,或者是它们的倍数,这样便于发货和配送运输。

(2)EOQ的延伸。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EOQ模型进行修正。这些实际情况有数量折扣、缺货情况下的购买延迟、价格上涨和多品种等。如果需要详细了解这些内容,请参阅运筹学中的存储论部分。

3.定量控制法的优缺点

1)优点

(1)控制参数一经确定,则实际操作就变得简单了。实际中,经常采用“双堆法”来处理。所谓双堆法,就是将某商品库存分为两堆,一堆为经常库存,另一堆为订货点库存,当经常库存消耗完开始使用订货点库存时,就开始订货,不断重复操作。这样可减少经常盘点库存的次数,方便可靠。

(2)当订货量确定后,商品的验收、入库、保管和出库业务可以利用现有规格化器具和计算方式,有效地节约搬运、包装等方面的作业量。

(3)充分发挥了经济批量的作用,可降低库存成本,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缺点

(1)要随时掌握库存动态,严格控制安全库存和订货点库存,占用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2)订货模式过于机械,不具有灵活性。

(3)订货时间不能预先确定,对于人员、资金、工作业务的计划安排不利。

(4)受单一订货的限制,对于实行多品种联合订货采用此方法时还需灵活掌握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