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意义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建设“美丽乡村”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建设。在新形势下,建设“美丽乡村”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建设“美丽乡村”是加快繁荣乡村经济、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大举措。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意义

(一)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二)创建“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对土地、水等资源超强开发利用和要素投入过度消耗基础上的,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趋势、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创建“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

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体而言,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www.daowen.com)

(四)建设“美丽乡村”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建设。

在新形势下,建设“美丽乡村”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国开展创建“美丽乡村”活动,让农村与城市一样发展了、一样漂亮了,中国就从整体上美丽、稳定、强大了,实现人均收入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了可靠的社会基础和保障。

(五)建设“美丽乡村”是加快繁荣乡村经济、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大举措。

农村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是农村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从发展实际来看,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脱贫致富,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建设,几乎涵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各个领域,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和提升,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升级版”。它的主要建设内容就是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培育致富产业、加强基础配套,持续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的生活更幸福、更美满,使乡村面貌极大改观,农村经济得到繁荣发展,从而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