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英、美、法干涉津海关问题

英、美、法干涉津海关问题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初,国民政府希望以“拖”代“谈”,希望借拖延问题之机待战事扭转局面,英、美、法等国能居中调停解决与他们利益休戚相关的华北海关问题。而另一方面,英、美、法等国对以津海关为代表的华北海关问题采取妥协的态度,其处理原则仍限于保证海关的“完整性”及确保国民政府的对外债信,国民政府寄希望于英、美、法的干涉成为泡影。几乎同一时间,美国对津、秦海关问题也作出了决策。

英、美、法干涉津海关问题

对于津海关关税保管权的问题,总税务司梅乐和在接到日本要求通知伊始,实已做好妥协准备,“关于天津海关问题的第一个来电(第429号,梅维亮报告8月30日堀内干城通知内容)到达时,我立刻转给关务署,并建议接受条件”,因为与东北海关问题的处置理念相同,其认为“政府继续摇摆不定,过去和现在,意见都有分歧。‘面子’始终是重要因素,例如我曾听到‘华北属于中国’‘他们没有权力劫夺’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30) 。梅乐和坚守的始终是海关的“完整性”,“自从日本在天津处于强人所难的位置,对谈判断然拒绝可能导致我们的行政完全被消除,一个完全不同的(海关)将强迫降低关税,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天津海关的完整对保证中国的信用是必须的,因此所有为保证它完整的努力都是至关重要的”(31) ,而国民政府在应对过程中则有着明显的态度转变,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英、美、法等国的干涉。

最初,国民政府希望以“拖”代“谈”,希望借拖延问题之机待战事扭转局面,英、美、法等国能居中调停解决与他们利益休戚相关的华北海关问题。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9月11日后,中、日两国在上海军事态势发生改变,日军开始全线进攻,中国部队后撤防守,日本方面变得更为强硬,逼迫国民政府就范。而另一方面,英、美、法等国对以津海关为代表的华北海关问题采取妥协的态度,其处理原则仍限于保证海关的“完整性”及确保国民政府的对外债信,国民政府寄希望于英、美、法的干涉成为泡影。津海关驻地所在的法国领事先是对津海关的安全给予了口头的允诺,随后法国大使也向梅乐和承诺会命令驻天津领事对日本发出抗议,但其直言应该接受日方的条件(32) ,这与英、美直接建议国民政府接收日方所提条件的决策一致。

1937年8月27日,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高斯(Clarence Edward Gauss)致电国务卿赫尔,称“我理解将中国税收部门,如海关、盐务机构从贸易港口撤回内地的计划是为了防止这些港口落入日本人之手。但是,当然,这些撤退,将使日本能够自由创建他们自己的组织,如果现存外国主导的机构能够留在港口,也许有可能安排他们保护重要的外国贸易利益和涉及的贷款条约”(33) ,认为津海关在天津一地的留存十分重要。赫尔在接到电报后明确指示美国驻华大使约翰逊,“你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与中国高级官员口头表示此建议值得认真考虑”(34) 。收到命令后的约翰逊与英国驻华大使就此展开讨论,英国大使表示日方允诺如将关余存入正金银行,海关拒绝中国军队进入,那么他们将同意继续支付外债并遵守海关的各项规则,不干涉日军所在区域的中国海关,但如若不同意,那么日本将代行占领区的海关职能。据此,约翰逊也确认“中国政府接受这些条款应该是明智的,这可能是保留海关的唯一出路”(35)

9月1日,英国驻天津总领事阿弗莱克(John Barr Affleck)致电外交大臣艾登,报告日方要求保管津、秦两关关税保管权问题,并表示虽然目前的问题仅集中于秦皇岛与津海关,但不久后可能会延伸至胶海关,甚至于江海关,建议中国政府接受日方的条件,从而维持海关的正常运作。(36) 艾登同意阿弗莱克的观点,在9月4日致英国驻日大使馆的信件中,他这样写道:“如果为了封存海关支付外债后的余款(可能根本就没有余款)而提出的措施,且有可能导致海关的分裂,这样做后果是灾难性的。”(37)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对津、秦海关问题也作出了决策。9月3日,美国国务卿赫尔致电约翰逊,提出:“1.我们对保持海关的行政完整性、保护海关税收的重大利益历来都很关注。我们历来的关注源于美国国民和外籍人士的实际,对于建设现时中国海关是有帮助的。我们的物质利益基于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及美国国民通过关税保证签订的条约;2.在现在的环境下、考虑到其他可供选择的建议,我们倾向于同意中国人接受这些条约,它将是权宜之计。这些建议如果公平地实行,可以保证我们海关税收中的财经利益,也可以在和缓的条件下保证中国人对海关的控制;3.国务院认为你可以加入英法对津海关问题的斡旋。”(38) 美、英、法三国在津、秦海关的处置问题上意见其实是一致的,都认为需要维持海关的“完整性”,但对于关税的保管仍希望能掌控于汇丰银行,“英国与法国大使现在都在上海等待自己国家的指令,希望中国接受日本驻天津领事的建议,但建议各自政府支持将税款存于汇丰银行”(39) 。(www.daowen.com)

在美、英、法三国意向一致的情况下,9月18日,约翰逊通过电话向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宠惠施压,称“美国大使已经收到日本驻天津总领事给津海关税务司的一份报告,内容是关于华北海关税收处理的建议,并暗示建议如果不被采纳,日本军队将接管所有占领区并建立日本控制下的海关。众所周知,中国的信用主要建于海关行政完整性之上,尽可能保证这一完整性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美国大使强烈建议中国政府授权天津税务司与日本军方达成协议,这最符合中国的利益,同时也最有可能保证中国海关的完整性。按现在的情况看,美方很担心缺少这样的协议会造成华北海关行政被完全摧毁”,并告诉王宠惠,英国与法国大使也提交了相同的备忘录。王宠惠回答“会对此问题进行考虑”,但仍表示“在此问题上中国政府考虑的是会造成一个先例,即与日本人联合控制关余,这是中国所希望避免的,中国要按照自己的利益自由使用关余,而不受外界的命令”(40)

就在中国方面仍希望坚持津、秦海关主权之际,“日军攻击了广东省沿岸的中国海关,特别是位于台山的海关建筑”,深感受到威胁的英国政府在四天内两次提请日本政府注意英方对中国海关方面的关注。同时联络美国驻日大使共同向日方施压,强调“美国政府对保证中国海关及盐务行政完整性、保护这些机构的税收的重要关切(利益所在)”(41) 。英、美皆担心如不妥协,日本将采取更多的军事行动,那么且不论海关行政权,最关键的关税亦会完全失去。

于是,在现实利益的考虑下,英、美与日本几乎是同时向国民政府施压,要求中方接受要求,国民政府最终在内外合力的作用下失去了华北海关税收的保管权,为此后华北伪政权修改税则、江海关税款存放等问题留下隐患,并为日方处理沦陷区海关诸问题提供了“范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