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最佳路径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最佳路径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农村土地二权分离的权利结构,实行“三权分置”,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提高农民收益,建立农产品优质基地,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完善农产品生产要素供给。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最佳路径

根据供给侧改革理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扩大有效供给[2],扩大有效供给的关键在于优化供给结构,优化供给结构的前提是完善生产要素供给。农业供给侧改革也应从扩大有效供给、优化供给结构和完善生产要素供给三方面推进,具体如下:

第一,更加注重农产品的质量提升,扩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目前,我国正处于由温饱向小康阶段转型,面临的最大问题不仅是要解决温饱问题,更是要解决百姓吃好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园”,形成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区[3];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治地治水治环境,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标准,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从过去单纯的数量型生产逐步向提升质量转变,避免恶性竞争,维护食用农产品安全,不断扩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4]

第二,建立农产品全产业链,健全农产品产权保护机制,优化农产品的供给结构。首先,建立农产品全产业链的绿色生产方式,对接生产与销售,融合农产品,缩短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解决我国农业产业链过长和由此产生的农产品质量不安全问题;其次,塑造农产品优质品牌,规范、优化市场环境,健全农产品品牌保护机制和品质等级制度,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建立农产品分级收储体系;再次,建立农产品标识制度和“署名”追溯制度,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证,同时要架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桥梁,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决定权,解决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心的问题。(www.daowen.com)

第三,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完善农产品生产要素供给。改革农村土地二权分离的权利结构,实行“三权分置”,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提高农民收益,建立农产品优质基地,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完善农产品生产要素供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