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能源互联网基本定义与原则

能源互联网基本定义与原则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述几类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从能源互联网的构建目的及系统设计层面,可以认为能源互联网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广域内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与负荷的协调,实现由集中式化石能源利用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转变,能源互联网应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①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②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③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广域能源共享;④支持交通系统的电气化。

能源互联网基本定义与原则

研究人员从能源互联网的系统设计、物理实体、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和资源配置等不同层面对其进行研究,然而由于能源互联网具有较高的兼容性和复杂性,其发展涉及多个学科的不同技术,难以对其进行全面且精确的定义;同时,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能源互联网的理解各异,因此短期内对能源互联网的定义尚未达到共识。下述几类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可:

从能源互联网的构建目的及系统设计层面,可以认为能源互联网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广域内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与负荷的协调,实现由集中式化石能源利用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转变,能源互联网应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①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②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③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广域能源共享;④支持交通系统的电气化。

从能源互联网包含的复杂网络的物理实体层面,可以认为能源互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以互联网及其他前沿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与天然气网络、交通网络等其他系统紧密耦合而形成的复杂多能流系统。

从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层面,有些研究人员指出,能源互联网可理解为以能源路由器等关键设备为核心,综合运用智能终端、信息采集处理、预测分析、协同控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与电力变换控制等相关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与存储装置和各类负载所构成的新型能源网络节点互联起来,实现能量与信息双向流动的能源交易与共享网络。(www.daowen.com)

从全球能源资源配置层面,能源互联网可以看作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高级阶段,核心是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国各洲电网广泛互联、能源资源全球配置、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各类电源和用户灵活接入的坚强智能电网。

综合目前能源互联网的研究状况,本书认为,能源互联网可以从能源互联网结构及其功能两个角度定义为狭义能源互联网和广义能源互联网。如图1.11所示,广义能源互联网将一个广泛区域内分散的能源碎片集聚形成一个扁平化结构的超级能源体,它将人类所使用的分散于不同地区的各种能源资源及信息资源深度融合(包含现今社会中以能源为主体的网络(如交通、电力、石化等)和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实现广域能源资源和信息资源生产消费的互联、共享;狭义能源互联网将一个区域内的能量生产、消费和存储设备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网络,并通过能源路由器等能量转换设备将该网络关联至传统能源主传输网络,实现各传统能源网络的协调互补。各个狭义能源互联网互联互通将所有以能源为主体的网络联合成广义能源互联网。

图1.11 广义能源互联网和狭义能源互联网的组成元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