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能源互联网改造方案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能源互联网改造方案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前两类能源互联网更多的是探索一种未来绿色环保的多能源跨区域互联的能源利用模式,而针对后两类能源互联网的研究更加具体化,重点关注网络内部的关键设备研制及运行控制问题,也是我们更为关注的科学技术研究内容。图1.12 四类能源互联网间的联系与区别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能源互联网改造方案

基于互联网技术改造现有能源网络型能源互联网主要借鉴互联网理念,将信息通信技术与能源供应技术融合,形成一个以信息为中心、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的清洁能源网络,使得现有的能源网络更加智能化、环保化、低碳化,实现信息互联网对能源网络内各设备物理实体的全面覆盖,提升现有能源网络的高效性、灵活性、开放性,实现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供能-储能-用能设备的整合配置与能量的高效管理利用,被认为是未来能源体系结构。网络内各能量生产者与消耗者之间通过信息互联网及传统能源网实现其信息通信及物理实体双层面上的联通,能量与信息一样通过数据包的形式在能量生产者与消耗者之间双向流动,各能量生产者通过彼此间交互合作及与传统电网的信息共享,实现能量的智能调配、可靠传输与安全供应。上述四类能源互联网构建的着眼点不同,但是发展目标一致,均致力于探索低碳、可持续的未来能源利用模式。

如图1.12所示,以上能源互联网从“立体-平面-线-点”四个层次阐述未来能源利用体系,其中大区能源配置型能源互联网以全球区域性能源战略为主导,复杂性已远超单纯的能源交易,更多地涉及国际政治外交、安全等方面问题;多种能源网络互联型能源互联网以讨论多种能源互联利用这种概念为主,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极其广泛的,涉及社会体质、环境、经济等很多问题;强调能源优化利用模式型能源互联网和基于互联网技术改造现有能源网络型能源互联网则侧重于能源互联网的内部结构设计与其功能实现,涉及更多具体技术问题。笔者认为,前两类能源互联网更多的是探索一种未来绿色环保的多能源跨区域互联的能源利用模式,而针对后两类能源互联网的研究更加具体化,重点关注网络内部的关键设备研制及运行控制问题,也是我们更为关注的科学技术研究内容。(www.daowen.com)

图1.12 四类能源互联网间的联系与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