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分类施策坚定前行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分类施策坚定前行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分类施策的要求,着眼于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精准扶贫工程全面实施、形成系列。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分类施策坚定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这就要求在对全国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对象致贫原因、脱贫需求以及帮扶资源等条件,全面实施系列精准扶贫工程。

按照分类施策的要求,着眼于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精准扶贫工程全面实施、形成系列。一是发展特色产业脱贫。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等,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产业扶贫工程;注重加强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二是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加大职业技能提升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大力支持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拓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三是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创新搬迁安置方式,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四是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贫困人口在国家重大生态工程中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五是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六是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七是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