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拓展内部控制内涵:深入探讨

拓展内部控制内涵:深入探讨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既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理由,也是它的本质所在,它应当兼具制度、系统和控制机制等多重含义。对内部控制的含义在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进行更系统、更广泛和更一般的解释,既是经济环境变化对内部控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内部控制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拓展内部控制内涵:深入探讨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只要由两个以上的要素(元素、部分或环节)所组成,要素和要素、要素和整体、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具有确定的功能就构成了一个具体的系统。整个自然界,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天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原生物到人类个体,都是由特定的要素组成的,是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系统。企业也不例外,从企业的外部来看,企业就是一个经济系统,系统中的每一部分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管理者、一般工人、财、物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彼此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基于上述的讨论,笔者从另一角度来解释内部控制:把企业视为一个系统,以它的运作需要一个有效的内在控制系统为研究起点,从加强企业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的角度来认识内部控制。企业是一个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由许多相互关联的要素(各种子系统或分系统)组成,并依靠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的耦合运行的人造经济系统。我们有可能和必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过程实施控制,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通过协调、资源配置、激励和绩效衡量来将各个员工分散的努力团结起来,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要求我们在研究这个系统的控制时,必须把它视为多因素、多变量的有机整体,依据各要素或子系统对系统整体的作用程度,结合外部环境对系统的作用,选择最佳方案去安排系统的各组成要素或子系统。所以,为了更加有效地对企业这个系统实施控制,我们根据与系统(企业)相联系的紧密程度、对系统功能影响的大小,把联系不太紧密、影响较小的因素作为环境,把联系紧密、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系统的要素。更进一步根据控制机理的不同,把环境对企业系统的影响称为外部控制(主要是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把企业系统要素之间为了达到系统目标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称为内部控制(既包括与所有权相联系的企业治理控制,又包括与经营权相联系的企业管理控制)。针对企业这个经济系统来说,内部控制应当是作为经济控制系统而存在的,因此,可以把内部控制视为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由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具有约束、指导、激励功能的机制、制度、程序、氛围等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集合。单.纯的把它归结为制度、方法、活动或工具,不能描述内部控制的实质,也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如何协调、控制、激励每一部分,以实现企业的目标,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所在,它应当是一种机制,一种控制系统。

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原理和控制机制的差异,又可以把内部控制分为两个部分(或子系统):企业治理控制和企业管理控制。控制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种程序,如通过控制主体(比如管理者)对控制客体(比如人、物质资源、经营活动)的一种约束、指导;也可以是一种机制,如建立某种激励机制,使经营者的努力与其报酬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励经营者自动的去努力工作:也可能是一种氛围,如通过建立企业文化和企业道德来唤起员工的工作热忱。这既是管理控制理论对“人治”控制的一种突破,也是“控制”本身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www.daowen.com)

从实质上来看,企业和市场一样,都是交易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不同的只是交易成本的大小。一般来说,当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对于企业较高时,一些原来在市场进行的交易就会转入企业内部进行,出现所谓的企业替代市场;同样,如果企业的交易成本相对于市场较高时,一些原来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交易就会转入市场进行,出现所谓的市场替代企业。这种替代性或交易成本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市场控制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不同。如果内部控制的效率较市场控制的效率高,则企业内的交易成本要低于市场,交易在企业内进行是有利的,反之亦然。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内部控制和市场机制是以市场和企业界限为分界线的两种对等的控制模式或手段。但是,企业则是一个不完备的契约,当不同类型的财产所有者(企业工人是一种特殊财产的所有者)作为参与人组成企业时,每个参与人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得到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说明。所以,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只有在对这些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存在相对效率的时候才会体现出企业相对于市场的优势,企业才有存在的必要。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决定这企业内的交易成本,决定着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替代关系,从而决定着企业和市场的界限。所以,只有在企业内部存在一个有效的控制机制,来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才会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这既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理由,也是它的本质所在,它应当兼具制度、系统和控制机制等多重含义。

所以,笔者拓展后的内部控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了整个企业的范围,既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控制,而且还包括企业治理层面的控制以及企业文化等内容。对内部控制的含义在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进行更系统、更广泛和更一般的解释,既是经济环境变化对内部控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内部控制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它与传统的解释和一般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对它们的继承和发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