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印尼移民政策与社会问题分析

印尼移民政策与社会问题分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2年,印尼政府发布与移民有关的第三号法令,1985年,印尼政府开始推行全国城市发展战略。而印尼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害最深,国内就业机会不断减少,失业人数也持续上升。因此偷渡到东南亚邻国的人数可能还会增加,印尼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的难度也进一步增加了。同年,印尼颁发有关移民局事务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条例》,明确规范了外来移民入境出境、居留许可、境内治理等事务。

印尼移民政策与社会问题分析

作为具有悠久多民族历史的国家,历史上的印度尼西亚一直以接收移民闻名,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印尼目前已经成为亚洲输出劳动力最多的国家之一。

(一)起步阶段

印尼1945年独立,1954年脱离荷印联邦。20世纪50至60年代,可以看作是印尼劳务移民治理的初始阶段。从50年代中期开始,印尼政府就致力于转移爪哇岛过度密集的人口,推进外岛的经济发展、促进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计划1956年到1960年间,转移出200万人,建立20个新的居住地。[7]

值得一提的是,印尼向海外输出劳工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的,主要是去往中东、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由于印尼政府越来越意识到海外劳工的汇款对改善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引导和保护海外劳工的利益,也使得去往海外的劳务移民数量有序不断地增加。此外,在20世纪60年代印尼发生地区骚乱以后,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数逐步增加。

(二)发展阶段(www.daowen.com)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可以看作是印尼劳务移民治理的全面推进时期。1972年,印尼政府发布与移民有关的第三号法令,1985年,印尼政府开始推行全国城市发展战略。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尼逐步从中央集权中走出,开启被称为“大爆炸”的地方分权进程。[8]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对于印尼劳务移民的需求也相应减少。而印尼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害最深,国内就业机会不断减少,失业人数也持续上升。因此偷渡到东南亚邻国的人数可能还会增加,印尼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的难度也进一步增加了。

(三)成熟阶段

2011年5月27日,苏西洛总统正式公布国民经济2011年到2025年中期建设规划,提出要在国内主要岛屿上建立经济和商业中心群,以带动和发展当地经济,使每一个走廊成为特殊产业中心,以形成整体经济发展合力。为缓解东西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印尼政府已通过实施综合经济开发区方案来振兴东部经济,营造便利的移民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进入制造业;并按照劳务移民市场供求状况有序调整工资升幅,减少对正常经济活动的干预。同年,印尼颁发有关移民局事务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条例》,明确规范了外来移民入境出境、居留许可、境内治理等事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