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绿色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农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人口多,农业资源少,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环境污染重,产品质量差,粮食供求不平衡压力大。

绿色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1.绿色农业现代农业的最新模式

绿色农业

人类农业的发展过程,可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比传统农业更为发达的一种农业发展形态。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大约历经百年,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并且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现代农业模式: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巴西等移民国家规模较大的农场主的现代农业模式;有欧盟国家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模式;有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为代表的亚洲小规模的家庭式种养兼业型的现代农业模式;有以荷兰、以色列为代表的现代化设施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农业模式。世界各国对现代农业的一般表述,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高投入高产出。在世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采用现代化的设施及农业机械装备,依赖大量地投入化学肥料、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用高投入换取高产出。其目的是提高农业产品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这种现代农业很少提到生态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即使涉及了也不全面,因此这种现代农业是不完备的。我们倡导的绿色农业模式是用绿色农业的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赋予了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和谐的内涵,所以说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新模式。

2.绿色农业模式是现代农业的最高层次

现代农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的标准是随着时代发展的不同而与时俱进,绝不能超越自然规律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西方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采用以石油为动力的机械化发展方式和以石油为原料合成的生产资料,人们把它称为石油农业。到2002年全球使用化肥1.36亿吨,平均每公顷98.3kg,比100年前增加34倍。2000年,森林及林地面积38.68亿公顷,比50年前减少5亿公顷。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生产年鉴统计,2000年世界粮食产量2113.3百万吨,比1950年56百万吨增长2.75倍。石油工业为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对食物数量的需求作出了贡献。历经50多年的时间,西方国家的农业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发达国家为了克服石油农业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危害和经济技术上的弱点,人们开始寻取新的农业生产方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等新的农业模式便应运而生。

3.绿色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

目前,在现代农业的架构下,出现了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早作农业、节水农业、立体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50多种农业模式。现行的各种农业模式都有各自的特征和不足,都是从某一方面、某一技术层面上提出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绿色农业是站在现代大农业的高度,用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相互和谐的理念贯穿到农业的全过程之中,因此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www.daowen.com)

在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机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步入成熟时期,而占全球农村人口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虽处在起步阶段,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2005年联合国组织了1300多名专家,对95个国家进行农业资源普查和评估,认为在使地球生命得以生存的生态体系中,已有60%严重恶化或不能持续利用,可见这种现代农业带来的负面效应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我国农业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我国农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人口多,农业资源少,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环境污染重,产品质量差,粮食供求不平衡压力大。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8亿多是农民,占65%以上;农村人均耕地1.71亩,这在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也是比较少的。

现在提倡的绿色农业模式就是针对上述国内外农业现状总结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业走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路子资源浪费大,走低投入低产出的发展路子满足不了粮食和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只有选择绿色农业模式,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生产和保护结合,合理开发和利用结合。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两重性,农业和自然再生产过程是随着科学创新和进步不断提高的,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壮大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成为推动农业生产不断推陈出新的动力。

4.农业信息技术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工具

国际上把信息技术与农业的结合称之为农业信息技术,也有称之为信息农业的。它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播等方面的农业高新技术之一,是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农业信息技术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体现在许多方面。

信息技术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绿色农业要求组织集约化生产,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而首先必须摸清农业资源与环境现状,监测并预测其发展,从而达到合理开发与利用。但由于我国资源类型多,区域差异大,变化快,而传统调查手段和方法难以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严重制约有关农业资源管理政策与措施的制定。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因为具有宏观、实时、低成本、快速、高精度的信息获取,高效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的能力,从而成为重要的现代农业资源管理手段,广泛应用于土地、土壤、气候、水、农作物品种、动植物类群、海洋渔业等资源的清查与管理,以及全球植被动态、土地利用动态、土壤侵蚀监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