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究贵州水运管理:如何提升水运效率?

探究贵州水运管理:如何提升水运效率?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贵州省水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为健全项目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试验检测机构等建设各方全员参与的项目管理体系提供了制度保证。·水运服务与扶贫全面加强全面启动乌江水运市场发展战略研究,完成贵州省水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于2018年12月底成功上线,打通了船舶、货主、货源之间的互联互通。以乌江磷石膏运输为契机,培育和恢复了该水路运输市场。

探究贵州水运管理:如何提升水运效率?

2018年,贵州省航务管理局按照推进交通强国西部示范省建设的安排部署,坚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科学统筹、全力推进”原则,紧扣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强化举措,优化要素保障,狠抓工作落实,推进了全省水路交通工作迈上新台阶。

·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佳绩 全省内河航运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位居全国非水网省(市)第六位。建成都柳江朗洞、温寨航电枢纽主体工程和北盘江光照库区航运建设工程,新增高等级航道73公里,全省高等级航道累计突破900公里。从江、大融航电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并网发电,全年累计发电量1.3亿度,发电收入3142万元,航电一体化开发成效初显。推进清水江平寨、旁海航电枢纽工程、桐梓河库区项目、锦江航运工程、董箐和乌江渡库区航运工程实现年度目标。水运规划及项目前期储备取得重大进展,在已完成的《全国内河航道和港口布局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将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清水江三条出省水运通道由四级提升为三级。乌江航道提等扩能工程和都柳江柳叠航电枢纽工程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水运规划调整范畴,红水河龙滩水电站1000吨级通航建筑物、乌江航道提等扩能工程和白市高等级航道工程工可报告编制完成,乌江航道提等扩能工程采取PPP模式融资进展顺利。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贵州省水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为健全项目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试验检测机构等建设各方全员参与的项目管理体系提供了制度保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着力推进品质工程创建,召开全省第一次水运建设领域“品质工程”观摩学习会,增强了质量意识,促进了省水运工程打造内实外美“品质”的措施落实和理念更新。

·绿色水运发展成效明显 深入推进全省船舶与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工作,4月份局召开防污工作调度会后,全省9个市(州)抓住环保督察的有利时机,推进港口码头防污染建设进度,按照“水十条”考核要求,均达到了50%以上,其中遵义达到81%。完成全省营运船舶防污染改造319艘,拆解老旧运输船舶18艘,打造垃圾收集和清理船25艘,其中万峰湖船舶污染物收集船投入资金达1074万元。印发《贵州省船舶防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贵州省船厂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船舶、船舶修造厂对污染防治要求的任务、工作步骤。加强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了船舶公司及船员对生态环境环保意识。开展对船舶使用的燃油油样抽样送检4批次,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有效威慑船舶使用不符合标准燃油的行为,防止了船舶因燃料问题排放对大气层的污染。编制《贵州省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2018—2025)》,为推进水运绿色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船舶“油改电”项目在贵阳市实施,完成改建先期示范船1艘,实现了贵州省纯电驱动船舶零的突破。

·安全水运保障持续夯实 省局成立6个督查组对全省9个市(州)和2个省管县实行包片督查检查,督查检查力度得到增强。深入推进水上交通安全差别化监管,抓住中小型船舶尤其是乡镇自用船舶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深化了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海事六项禁令”和船舶“七不出航”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全省海事巡航巡查21770次,出动人员83016人次,巡航里程301063公里,巡查车程650300公里,“打非治违”工作有力推进。全年全省共开展43次水上交通安全应急演练,应急救助和处置能力不断提升。采取短信平台等形式及时将气象等相关信息发到乡镇、一线监督人员、水运企业、船舶、渡口渡工等,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省在建重点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先后出动人员200人次,对在建重点水运工程项目开展各类检查、专项督查共35次,下发质量安全督查检查通报9期、安全监督意见书6份、重大质量安全隐患挂牌通知书1份,实现了全省重点水运建设项目监督全覆盖,确保了省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工程安全可控。2018年全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未发生水上交通安全责任事故和船舶污染水域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水上交通安全实现9年“零死亡”的历史佳绩。

·智慧水运实现新突破 围绕“北上长江”黄金水运大通道建设的目标,超前谋划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申报科研课题,2018年获得省重大科技专项《峡谷河流超高水头梯级水运通道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这是贵州交通在省内获得科技厅资助金额最大的重大科技专项,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将为乌江航道提等扩能工程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提升乌江水运大通道运输能力,为贵州省其他水运通道建设提供指导。编制完成国内第一部指导航电枢纽建设的《航电枢纽工程质量检验指南》和《贵州省水运信息化发展规划(2019—2030年)》,积极推进厅科研项目的立项、结题等工作,为贵州省水运安全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www.daowen.com)

·水运服务与扶贫全面加强 全面启动乌江水运市场发展战略研究,完成贵州省水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于2018年12月底成功上线,打通了船舶、货主、货源之间的互联互通。以乌江磷石膏运输为契机,培育和恢复了该水路运输市场。新增董箐、三板溪、石垭子库区3条水路旅客实名制航线,全省水路旅客实名制累计已达6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和“夏秋攻势行动令”,紧紧围绕“大扶贫”战略部署,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回应人民群众期待,支持7个贫困乡镇建成渡口改桥5座、便民码头6座,支持7个极贫乡建成6座渡改桥、1座便民码头,打通了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完成2018年度7户14人贫困群众脱贫出列任务,提前1年实现加勉乡加坡村二组26户91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出列任务,促进了脱贫攻坚重心由确保贫困群众脱贫出列向防范群众返贫转变。投入和协调资金230多万元,支持帮助从江县加坡村、宰俄村、加哨村发展黄精、香猪、食用菌等产业,以及实施村步道、消防设施、危房改造等11项基础设施建设,凸显了水运助力脱贫攻坚作用。

·行业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省乌江、赤水河、南北盘江红水河航道管理局不断加强三条省管通航河流航道管养工作,航道维护水深年保证率、航标维护正常率均达到养护技术规范要求。航道应急保障有力,全面落实“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和“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应急工作原则,圆满完成赤水河持续暴雨造成的大小元厚、石梅滩险情的应急抢通,得到运输企业和社会各界肯定和好评。协调推进乌江通航设施建设、试运行工作,召开了乌江水运工作推进会。强化服务意识,持续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要求全面清理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完成权利清单动态调整、规范和清理工作,持续简政放权,提高服务质量,2018年局驻厅政务大厅窗口获得2次“红旗窗口”,工作人员个人获得2次“服务之星”荣誉称号。

(贵州省航务管理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