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有政策难覆盖新业态的优惠

现有政策难覆盖新业态的优惠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国家和北京层面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但政策落实不理想,部分政策配套不到位,导致一些新业态和新模式无法享受到政策。另外,针对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核算政策亟待调整。

现有政策难覆盖新业态的优惠

虽然国家和北京层面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但政策落实不理想,部分政策配套不到位,导致一些新业态和新模式无法享受到政策。比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政策就有待完善,2016年1月国家刚刚出台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最新管理办法,虽然已将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纳入高技术服务业的界定范围,但要求的支撑技术水平较高,致使目前科技服务企业难以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对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服务收入范围认定过窄(比如,金融业务收入就不计入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只参照金融机构缴纳税收),也制约了优惠政策实施效果。另外,针对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核算政策亟待调整。按照传统的设备投入、人员工资、场地投入等口径计算,“互联网+”创新型企业因成长速度较快,传统科目的研发投入难以达到销售收入3%的比例,直接影响了该类企业“高新”认定。

科技服务业的繁荣发展乃至新业态的涌现,都有赖于一支专业、高效、稳定的服务人才队伍和一批高质量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目前,北京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状况仍存在诸多制约,针对从事科技服务业新业态的人才的评价、培养、使用等相关政策还没有匹配到位;另外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尚不太规范,专业服务能力较弱,规模也较小。(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