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转型的思路

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转型的思路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一类政策有历史时限,后一类政策将长期存在。粗略估计,自2001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以来,甘肃易地扶贫迁出区腾出耕地约560万亩、宅基地约6.76万亩。

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转型的思路

1.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衔接工作。在农村安置点安置的搬迁移民,主要以农村居住方式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为特征,其后续支持工作重点和政策转型方向应该是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来安排。目前,已有的中央和国家层面的政策开始高度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并已经纳入我省政策关注的重点视野。

2.将部分农村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改为“易地扶农政策”势在必行。从我国农村经济扶持政策体系的建设过程来看,扶贫政策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政策;另一类是针对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政策。前一类政策有历史时限,后一类政策将长期存在。为了使全国各地的农村人口通过要素市场的作用得到大致平等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不再使用“扶贫”的词汇,可以将现在的政策调整为“扶农政策”,纳入解决相对贫困人口的范畴,纳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体系中。

3.做好易地扶贫迁出区土地调查与土地整治工作。粗略估计,自2001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以来,甘肃易地扶贫迁出区腾出耕地约560万亩、宅基地约6.76万亩。但由于政策实施、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因素,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易地移民迁入区的土地开发与规划建设,对迁出区关注较少。目前,许多迁出区的土地整治除了做一些基本的生态恢复工作之外,大量出现房产废弃、耕地荒芜、旧宅基地闲置、公用地荒芜等问题,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人走沙进”的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和无人管理的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在今后的农村农业政策中要充分考虑。(www.daowen.com)

4.要充分考虑国家新政策和新战略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和积极应对问题。自2019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出台了大量新的战略和政策,这些战略和政策对农村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二是建立现代经济体系;三是政府治理能力要实现现代化;四是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依据这些重大战略和政策,我省必须重新考虑黄河甘肃段流域区农村的人口空间布局问题,必须将移民安置区建立现代经济体系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必须专题研究生态建设重点区和安置区的小康特点与建设途径的特殊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