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北承接地:专业市场的新纽带

南北承接地:专业市场的新纽带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沿海地区的专业市场具有典型的产业地专业市场特点,而中部地区则是集散型专业市场基地,承担着将中国沿海地区产业化产品输送到中国中部广大内腹地的任务。在中国沿海区域专业市场在产业化推动下如火如荼地快速发展之际,中国中部的主要城市依托其地理区位及交通优势,逐步发展为大型集散型专业市场基地,如武汉汉正街、株洲芦淞市场、临沂小商品市场等。

南北承接地:专业市场的新纽带

沿海地区的专业市场具有典型的产业地专业市场特点,而中部地区则是集散型专业市场基地,承担着将中国沿海地区产业化产品输送到中国中部广大内腹地的任务。在中国沿海区域专业市场在产业化推动下如火如荼地快速发展之际,中国中部的主要城市依托其地理区位及交通优势,逐步发展为大型集散型专业市场基地,如武汉汉正街株洲芦淞市场、临沂小商品市场等。各地专业市场的发展成因、历史均有各自的特色,但都是依托交通物流优势,具有将东南沿海产品输送到中部消费的集散功能(见表2-6)。

表2-6 华中区(湖南、湖北、河南、山东)大型专业市场概览表

978-7-111-48629-9-Chapter02-7.jpg

武汉依托其长江水运和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很早就发展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汉正街也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工业消费品市场群,被誉为“中华第一街”。市场内已建成服装、皮具箱包家用电器、鞋类、陶瓷、布匹、小百货、塑料、工艺品、副食品10大专业市场,营业面积共计60多万m2,经营商品6万余种,市场从业人员10万余人,个体经营户13200户,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旺季可达20万人次。(www.daowen.com)

株洲芦淞服装市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依托株洲铁路枢纽地位,在株洲火车站附近发展形成中国中部最大的服装市场群,占地1.5km2、营业面积达73.5万m2、拥有43个大型服装专业市场、2.8万个经营户、10万以上从业人员的庞大服装服饰市场群,汇集了国内4000多个服装服饰品牌总代理,商品辐射15个省市、230多个县(市)区。

临沂在中部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但专业市场发展良好,有着“南义乌、北临沂”的美誉,主要依靠的是政府早期对专业市场发展的重视和引导,长期发展形成了全国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物流优势。从20世纪80年度开始发展,到目前,临沂市有专业批发市场90余处,总营业面积800多万m2,经营摊位5万个,从业人员近15万人,日上市商品3万多个品牌系列,每天进入市场交易的人数达30万人次,商品交易辐射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中部地区专业市场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开始从集散型专业市场逐步向产地型专业市场转变。例如,武汉的汉派服饰、临沂市小商品产业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株洲也已经开设打造服装产业园区,以实现市场产业化。可以说,专业市场在中部城市中对产业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东南沿海主要依靠产业推动市场的发展,而在中部则刚好相反,是通过市场发展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